【梅花評論】當政治和言論的對立不斷被推向「零和博弈」我們都是下一個查理·柯克

美國知名保守派人士,也是川普的政治盟友查理·柯克在當地時間10日於猶猶他州山谷大學演講時,遭到槍擊身亡,終年31歲。圖/取自查理·柯克臉書
美國知名保守派人士,也是川普的政治盟友查理·柯克在當地時間10日於猶猶他州山谷大學演講時,遭到槍擊身亡,終年31歲。圖/取自查理·柯克臉書

大陸資深媒體人/禾 安

美國知名保守派活動人士,也是美國總統川普的政治盟友查理·柯克在當地時間10日於美國猶他州奧勒姆市的猶他州山谷大學演講時,遭到槍擊身亡,終年31歲。美國總統川普當天宣布全美為查理·柯克降半旗致哀,美國福克斯電視台新聞主播在當天播報新聞的時候,代表保守派憤怒的說:「我們都是下一個查理·柯克

柯克遭刺殺的新聞成為全世界媒體的頭條,然而有意思的是在他遇刺的幾小時後,Youtube就出現了一系列對該事件反應的街頭採訪。在柯克最為活躍的大學裡,當不少學生被問及柯克的死時卻是一副無所謂的表情。有學生會直接對鏡頭說:「我是女權主義者,我很高興他死了」也有學生直白對鏡頭說坦白說:「總有人要做這件事」。而保守派則將柯克的死類比於二十世紀的馬丁·路德·金,把它作為「左翼暴力打壓自由」的證據,進一步動員支持者。佛羅里達州的共和黨眾議員安娜·保利那·盧納在X上把襲擊歸結為腐爛的眾議院和腐敗的媒體」,她用大寫的字母寫在X寫下「你們每個稱我們為法西斯的人都這樣做了」。美國極右翼組織「驕傲男孩」的前領導人恩里克·塔里奧在X上轉發了此前國會山騷亂事件貼文,直接寫下「這是戰爭」。

1993年出生的查理·柯克以極具煽動性的演講,和公開的辯論《證明我是錯的》著稱。他沒有完成大學學業,卻擁有極強的組織才能。他19歲創辦的Turning Point USA在十年時間裡成為了美國校園裏最有影響力的保守派網路。他的節目《證明我是錯的》通常在校園中設立桌子,直接邀請學生挑戰他的觀點,議題涉及墮胎、擁槍、俄烏等議題。他是澤連斯基最不遺餘力的批評者,無數次在公開場合反對美國支持烏克蘭,他對普京推崇備至,直接批評美國援助烏克蘭是拜登時代的「遺毒」。他也有更多偏激的言論,比如他公開說「30歲以上的女性不適合約會」「墮胎等於謀殺」「一些槍械死亡是值得的代價,只要能守護第二修正案」。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經支持在美國校園創建「教授觀察名單」,把課堂上表達自由派觀點的學者列出,成為美國校園的「獵巫」行動。

這些手法都讓你我似曾相識。在辯論中,柯克的慣用手法是將對手標籤化,無論是LGBTQ群體、民主黨甚至中國等描繪成邪惡的代表,罪不可恕的敵人,邪惡的對手——但他又會用公開辯論的方式同異見者交鋒,並始終保持開放和克制,就事論事避免上升到人身攻擊。「用自由派的方式表達保守派的觀點」,這是柯克的標籤,也是他的異見者不得不得承認的優點和品質,而將複雜的議題簡單處理為二元對立的敘事,也是柯克可以迅速依靠互聯網崛起,成為代表美國中下階層反對自由派敘事的武器。

查理·柯克遇刺的前三天,台灣公視集團的一名英國記者Ed Moon發布了一篇文章,說道他的報導因為政治干預下架,更表達自己對大罷免的不滿尤其是針對陸配群體的「獵巫」而離職。這篇文章發布後大罷免的支持者批評Ed Moon是「一個在英國混不下去的二三流記者」,「被司法餵肥的肥貓」;在大陸,河南衛視的新媒體「大象新聞」批評一位大陸網紅張雪峰在看完「九三」閱兵後為「武統台灣」捐款是在「鼓吹戰爭」被線民投訴下架。評論區有人說這是正義和邪惡的對立,只要反對張雪峰的就是民族的敗類。

仇恨和對立,極端二元化的觀點在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永遠在吸引流量,然而也在帶來另一個困境:煽動仇恨帶來更大的仇恨,簡單的二元對立敘事框架,在消磨掉原本公共議題當中可以妥協解決的政治語境。這樣的對立發生在美國的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間,發生在「罷免」和「反罷」之間,發生在「和統」還是「武統」之間——極端政治話術當然會帶來極快速的政治動員效果,但最終削弱了一個複雜、多元的社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柯克被一顆刻著「反法西斯」的子彈射入脖頸終結生命,然而諷刺的是他曾主張在學校配備武裝守備保護校園安全,也認為擁有更多槍支才是公共安全的保障。當一些媒體簡單的將柯克遇刺解釋為「報應」,卻是對於個體性命的輕率解讀,更是又一次將政治極端化語境對於個體的影響理解為單純的觀點的對立。

柯克的生命終結,絕不僅僅是個體的悲劇,而是政治極端化的結果——如果極端的政治語境最終只允許二元對立的零和博弈,扼殺個體表達的自由,你我,都是下一個查理·柯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