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城專欄】AIT拋「台灣地位未定論」民進黨陷於兩難

衣冠城/梅花新聞網主筆

由於二戰結束不久國共隨即陷入內戰,而全世界也進入冷戰結構,讓原本戰後台灣的歸屬問題複雜化,在台灣歸屬中華民國的問題上,三不五時在國內外因應政治需要就被拿出來冷飯重炒一下。

日前美國在台協會(AIT)在回應媒體提問時指出,包括《開羅宣言》、《波茲坦宣言》及《舊金山和約》等文件均未決定台灣最終政治地位,指責北京刻意扭曲戰後秩序安排的歷史文件。而台灣媒體以電子郵件詢問美國國務院時,國務院也以電郵的方式書面為AIT背書,支持AIT的說法。這是否代表美國對台北及對北京政策的轉向,或是與中國貿易談判中打台灣牌,還是只是給最近民調低落的賴總統送暖,後續有待觀察。

但是以目前川普對華政策的步伐混亂、方向不明以及美中急於希望建立高層溝通互信的情況看來,前二者的可能性不大。再者目前為止國務院沒有太大的動作,何況美國對於「一中」的法律挑戰近年重點是放在聯合國的2758號決議。反倒較可能是對民進黨伸出援手,提振獨派的氣勢,但用「台灣地位未定論」可能適得其反,讓賴政府限於進退失據的窘境。

關於對台灣地位未定論的駁斥不少,亦已見諸外交部網站。外交部的說帖明確表示:1952年的《中日和約》就是依據《舊金山和約》規定,由日本與中華民國簽訂和約,以確認1945年以來台灣主權早已移轉給中華民國的事實。民進黨政府雖然口口聲聲是馬英九時代的說帖,但也未見有新說帖出現或予以下架。所以林佳龍感謝並附和AIT的說法,顯然自失立場。

民進黨過去未曾執政自然可以擁抱「未定論」而無所顧忌,現在二度執政且長達近十年,若是承認台灣地位未定,那坐在中華民國總統府中的賴先生又是以何種身分安坐其位,其正當性何來?

民進黨自知箇中理虧,寧願藉殼上市,所以從蔡英文起開始進行中國民國台灣化以及台灣中華民國化雙頭並進,在穩住獨派的同時擴大執政基礎。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國互不隸屬成為主流,未定論的主張漸漸被邊緣化。現在AIT重新抬出,民進黨論述倒退到上世紀末,讓民進黨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更何況,台灣經過川普關稅與軍購壓力,疑美論大起;加上大罷免徹底失敗,社會對於「抗中保台」失去熱情,願意更務實面對兩岸交流。核三延役公投雖然沒有通過,但是民進黨的「反核」神主牌已經失靈。另一尊神主牌賴清德當然會死守不放,但是還有多大邊際效用,民進黨心裡也多少有數,AIT此時給賴清德打雞血,到底是雪中送炭還是黃鼠狼拜年,民進黨內也是誠惶誠恐。

當然「未定論」如果繼續吵高,成為美中談判籌碼的可能性升高,但是這種「買空賣空」的伎倆,在中國實力上升後,效果存疑,根據以往經驗,甚至可能反過來變成美中交易前事先給台灣的「安慰劑」。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