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哈瑪斯(Hamas)的戰爭自2023年持續至今,加薩走廊(Gaza Strip)已經至少高達6萬4905人死亡,被聯合國證實達到「種族滅絕」(Genocide)。其中,一名巴勒斯坦6歲女童欣德拉賈布(Hind Rajab)乘坐的汽車,去年1月遭以色列戰車機槍掃射335發後全車死亡,該起事件被製作成紀錄片《欣德拉賈布之聲》(The Voice of Hind Rajab),並在2025年威尼斯國際影展上放映,不料隔天導演與製作團隊收到成千上萬封威脅郵件。
《欣德拉賈布之聲》由突尼西亞女導演班哈尼亞(Kaouther Ben Hania)執導,影片中加入加薩走廊6歲女童欣德死前最後一通求救電話的真實錄音。女童欣德去年1月29日與叔叔、嬸嬸和3名堂兄弟姊妹搭車逃離加薩北部戰火,在加薩市附近遭遇以色列砲火,試圖逃離戰區時被困車內,最終遭以色列軍火力擊中喪生,片中使用了她生前打給國際人道組織「紅新月會」求助的原始錄音:「來帶我吧。你會來帶我嗎?我好怕,拜託你來!」。
12天後,2月10日,欣德與5名親人、2名醫護人員的屍體被發現,救護車嚴重燒毀,欣德與家人搭乘的車輛全是彈孔。英國法醫調查小組稱,一輛以色列戰車發射了335顆子彈,擊中了欣德所乘坐的汽車,所謂以色列看不到車內兒童的說法是不合理的。
導演班哈尼亞強調,作品並非為了讓觀眾感到舒適,而是要直視令人難以承受的現實。雖然獲得影展觀眾熱烈喝采,但隨後湧入的威脅性郵件多為重複內容,被懷疑是有組織的騷擾行動。這種「喝采與仇恨並存」的局面,也凸顯了電影議題的敏感與重量。
《欣德拉賈布之聲》在威尼斯影展拿下主競賽評審團大獎,導言班哈尼亞接受銀獅獎座時說,電影不僅是欣徳的故事,而是整個民族持續遭種族滅絕的故事,「電影不能讓欣德死而復生,也不能消除她所遭遇的暴行,已經發生的事無從挽回,但電影院可以保留她的聲音,產生共鳴。她的聲音將持續迴盪,直到有人負起責任,直到正義得以伸張」。
《欣德拉賈布之聲》紀錄片獲得奧斯卡影帝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布萊德彼特(Bratt Pitt)與魯尼瑪拉(Rooney Mara)擔任監製支持。在威尼斯影展首映後,全場起立鼓掌長達23分鐘,多數觀眾淚流滿面。該片將陸續登上多倫多、倫敦、釜山等國際影展,並已選送角逐2026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此外,隨著欣德的最後一通電話公開後,她很快成為「挺巴勒斯坦、反以色列」示威的象徵。去年4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挺巴示威,佔領學校漢彌爾頓大樓(Hamilton Hall),學生在大樓外懸掛布條,稱此建物為「欣德大樓」(Hind's Hall)。 去年5月愛爾蘭都柏林「波希米亞人足球俱樂部」在體育館外牆,繪製巨幅欣德畫像。
335 bullets from an Israeli tank hit 6-year-old Palestinian child Hind Rajab’s car, according to a UK-based forensic investigation team which has also found that it is “not possible” the tank couldn’t see children inside the car pic.twitter.com/Um3uNCAWWs
— TRT World (@trtworld) June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