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北航展「無人化」是主角 值得軍迷細細品味

應對「無人機」的高速發展,更新的「彩帶式」反無人機應運而生。圖/記者楊俊斌攝
應對「無人機」的高速發展,更新的「彩帶式」反無人機應運而生。圖/記者楊俊斌攝

2025年的「台北航展」亮點多多,雖說軍方言明,並不針對大陸解放軍的「九三」閲兵,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台北航展雖然不苦「九三」閲兵一般「規模巨大」,但針對性十足。特別是「強弓一型」防空飛彈,所有的晶片、發想,全部由中科院主導,沒有以色列「箭式」飛彈的血統,全由中科院研製。

據天弓飛彈副主持人盧健勝表示,「強弓一型」飛彈防禦系統,從發展到成為型、投產過程至少十年以上,所有的零組件都是由中科院研發成果。進行發射任務時,可以同時發射兩枚,可以有效防止敵方飛彈的攻擊。「強弓一型」飛彈防禦系統,只要收到指令與密碼,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發射。

「強弓一型」飛彈防禦系統,對比「愛國者」、「天弓三型」飛彈防禦系統,更加先進,防守範圍更大,設計上能夠在大氣層中將襲擊的飛彈系統有效攔截。

配合「強弓一型」飛彈自製的雷達,搜索距離超過一百公里。圖/記者楊俊斌攝

配合「強弓一型」飛彈自製的雷達,搜索距離超過一百公里。圖/記者楊俊斌攝

根據參展的軍方人士表示,陳展的軍品,只要軍方需要,只要預算到位,隨時都可以投入生產。

另外,台灣針對無人機、無人攻擊艇也有一定程度的進步,從本屆航展可以看出走向。包括民間龍德造船廠、台灣造船公司,都已經建立一起的產能。

今年的航展還有一項特點,在於應對「無人機」更發展出一種「彩帶式」火箭發射器。在發現無人機之後,可以發射飛彈,可以在目標上方布滿彩帶,將「無人機」擊落,不必再高價的飛彈去打下無人機,也可以說在「無人機」滿天飛的情況下,以最廉價的反殺方式。

在南港展覽館偌大的展間,有不少中東地區、或者印度面孔人士穿梭其間,台灣的軍火工業生產確有一定程度的實力與可觀性。只要預算夠,台灣軍方多的是年輕而有潛力的人才投入,在面對敵人時,並不是完全沒有還手的能力。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