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艦電磁彈射 殲-35、空警-600、殲-15T完成測試

殲-35艦載戰鬥機在海軍福建艦電磁彈射起飛。這是戰機高速離艦瞬間。圖/取自環球網
殲-35艦載戰鬥機在海軍福建艦電磁彈射起飛。這是戰機高速離艦瞬間。圖/取自環球網

新華社報導,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已完成在「福建艦」上首次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福建艦具備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

新華社報導,福建艦成功完成起降,驗證完全自主研製的電磁彈射和阻攔系統與多型艦載機的良好適配性,使福建艦初步具備全甲板作業能力。

據了解,自2024年5月首次海試以來,福建艦按計畫有序開展各項海上試驗,順利推進各類裝設備調試和整體運行穩定性測試。

福建艦是大陸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於2022年6月17日下水。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8萬餘噸。

大陸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中國軍號」22日對外發布《遠海有多遠》的宣傳片,分別是主題形象宣傳片《大海向黨旗報告》《深藍!深藍!》《蛟龍行動》和《隱入深海》。

殲-15T艦載戰鬥機在海軍福建艦電磁彈射起飛。這是戰機離艦瞬間。圖/取自環球網

殲-15T艦載戰鬥機在海軍福建艦電磁彈射起飛。這是戰機離艦瞬間。圖/取自環球網

與前四部宣傳片相似,《遠海有多遠》短片視覺效果呈現出電影感,畫面清晰。其中,殲-15T(J-15T)、殲-35(J-35)和空警-600(KJ-600)三型艦載機在短片中彈射起飛的畫面更是首次公開。殲-35是中國大陸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形艦載戰鬥機。

解放軍公布的影片,大陸第三艘、也是第一艘採用電磁彈射起飛的航空母艦「福建艦」,成功完成艦載機的起降測試,證實傳聞已久的數款關鍵機種已具備上艦作戰的初步能力。

過去,解放軍的「遼寧號」與「山東號」航艦均採用滑躍式甲板,限制艦載機的載彈量與載油量,更無法起降如固定翼預警機等重型飛機。而這段影片清楚展示,殲-35匿蹤戰機、空警-600固定翼預警機、殲-15T重型戰機(彈射改良型)等三款核心機種,利用艦上的電磁彈射軌道,以極短的距離高速起飛,並成功以索具攔截的方式降落。

作為大陸版的F-35,殲-35是解放軍首款第五代匿蹤艦載機,它的存在讓福建號的空中聯隊具備「踹門」能力,能以匿蹤優勢穿透敵方防空網,執行精準打擊或爭奪制空權,其戰力與前代殲-15有著天壤之別。

空警-600是福建艦戰力提升的最大關鍵,如同美國航艦上的E-2「鷹眼」預警機,KJ-600能為整個艦隊提供數百公里外的遠程預警、空中管制與指揮能力。

空警-600艦載預警機在海軍福建艦電磁彈射起飛。這是戰機離艦瞬間。圖/取自環球網

空警-600艦載預警機在海軍福建艦電磁彈射起飛。這是戰機離艦瞬間。圖/取自環球網

殲-15T作為殲-15的彈射改良型,雖然不具備匿蹤能力,但其載彈量大、航程遠的優勢依然存在。在電磁彈射的輔助下,它能以最大掛載,擔任攜帶反艦飛彈、重型炸彈的「炸彈卡車」角色,與殲-35形成互補搭配。

福建艦具備匿蹤戰機與固定翼預警機的航艦戰鬥群,在一兩年戰鬥力完整後,代表解放軍海軍已擁有執行遠離本土、高強度海空作戰的硬體實力。這對台海防衛構成嚴峻挑戰。

未來,福建號航艦戰鬥群極可能部署於台灣東部的西太平洋,從台灣防禦縱深最淺、預警時間最短的方向發起攻擊,或是攔阻西太平洋的友軍,都形成對台的「多方向飽和攻擊」威脅,將是台海防衛的全新挑戰。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