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64】吳紹臻 海軍造船廠的日子 

一生都奉獻給海軍的吳紹臻(右二)與家人的合照。圖/取自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一生都奉獻給海軍的吳紹臻(右二)與家人的合照。圖/取自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9月2日是中華民國海軍節,這一天對100歲的吳紹臻而言別具意義,因為他不僅將一生都奉獻給海軍,還是海軍造船廠的資深前輩! 

 祖籍福建林森的他,20歲時到上海考進了當時最大的長江造船廠,擔任鐵工及木工,後來因國共內戰爆發,造船廠隨軍撤至台灣,吳紹臻也跟著到了淡水、基隆,隨後便一直在基隆第三造船廠任職直到退休。 

由於具有精湛的船泊維修及鐵木工技術,吳紹臻常負責重要工作,包括船頭、船尾製造,以及首艘快艇用的救生船,都由他親手打造。但也因為長期造船,身體出現不少後遺症,包括聽力受損、手指無法彎曲、全身上下更有各種大大小小的傷疤、就連牙齒都斷了好幾顆。 

 但吳紹臻仍以海軍為榮,100歲的他想起過去的日子,能替海軍造船是他的驕傲,更見證台灣的船舶發展,讓我們一起向這位前輩致敬!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