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道歉不善後?始祖鳥與蔡國強煙花3天後現場仍留痕跡

「始祖鳥」聯手知名藝術家蔡國強,在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熱龍鄉放煙花,現場仍殘留垃圾痕跡。圖/取自央視影片
「始祖鳥」聯手知名藝術家蔡國強,在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熱龍鄉放煙花,現場仍殘留垃圾痕跡。圖/取自央視影片

9月19日,戶外品牌「始祖鳥」聯手知名藝術家蔡國強,在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熱龍鄉放煙花,活動持續52秒,共燃放1050盆煙花。雖然主辦方聲稱使用「環保材料」,但大陸央視記者在活動結束3天後實地探訪發現,現場仍殘留紫銅、電線、塑料桶等垃圾痕跡,環境修復並未落實。此事引發公眾強烈質疑。

始祖鳥在致歉聲明中表示將「依據評估結果及社會反饋展開補救」,蔡國強則強調會「以實際行動保護青藏高原生態」。但外界批評兩方「有空道歉,沒空清理」,質疑道歉流於公關姿態。

更具爭議的是,蔡國強在發言中提到「感謝牧民配合、感謝聰明的動物們幫助、感謝始祖鳥支持我們大鬧天宮」,與當地牧民反饋形成鮮明對比。牧民表示燃放時「像地震一樣」「空氣刺鼻」「動物嚇跑」,認為其言辭與現實情況不符。

活動地點海拔4500公尺,以高山草甸為主,生態系統極其脆弱。圖/取自央視影片

活動地點海拔4500公尺,以高山草甸為主,生態系統極其脆弱。圖/取自央視影片

大陸專家指出,活動地點海拔4500公尺,以高山草甸為主,生態系統極其脆弱。外來材料難以分解,凍土鬆動會影響草甸恢復,可能需數十年甚至上百年,若人工修復不當,後果更嚴重。專家強調,「可降解材料不是免死金牌」。

根據大陸法律,禁止在生態脆弱區從事破壞草原植被與野生動物棲息地的活動。若查實破壞自然景觀,主辦方可能面臨法律處罰。

日喀則市生態環境局江孜縣分局表示,活動已在生態環境部門備案,由於使用「環保材料」,未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經鄉、村、縣三級政府同意後實施。但媒體質疑,環保局「以環保材料為由免除環評」是否合法合規。當地調查組已趕赴現場核查,將依法依規處理。

事件亦勾起歷史記憶。上世紀90年代,曾有電影在卡若拉冰川取景引發人為雪崩,至今仍留下一道未能恢復的缺口,被視為「永恆的創痛」。

「始祖鳥和蔡國強撒謊」成為目前大陸輿論熱門話題。支持者認為整治有助於守護高原環境;批評者則直言主辦方以「環保材料」和「牧民支持」作為擋箭牌,掩蓋環境破壞事實。

輿論指出,若活動前能邀請牧民參與清理,既可改善生態影響,又能實現互惠,卻未被落實,顯示規劃缺位與責任缺失。此次事件也給品牌與藝術領域敲響警鐘:環保不能淪為口號,公關道歉不能替代行動。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