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多數來過台灣的大陸旅客來說,台灣到處都是4、50年的老舊建築,甚至機場、火車站等門面也不如大陸新,但仍然有不少常來台灣的陸客會發現「隱身於老舊基建後的台灣之美」,如垃圾不落地、對身障人士的友善空間、乾淨的公廁、到廟裡上香不用錢、豐富的傳統節慶、廉價普及的健保等。
一位來自廣東的陸客「不吐不快君」年初在微信公眾號分享剛到台灣旅遊的經驗,他說自己數次到台灣,但仍意猶未盡,每次都有不一樣的體驗,希望大陸網友不要輕信網上對台灣的傳說。這條訊息兩個月來被廣泛轉發,算是比較公平務實看待台灣的大陸觀點。
首先,多年來,台灣的市容市貌給人的感覺似乎並沒有太大變化,漫步在街頭,可以看到很多四、五十年以上的老房子,而且雜亂無章,車站、機場等也相對比較陳舊。
與此相對,大陸由於高速的基礎建設發展,展現出全新的現代城市面貌,毫不誇張地說大陸基建方面可謂世界名列前茅;但即便如此台灣的公共基礎設施卻是做得相當出色,無論是街頭巷尾,還是公共區域,都可以發現專為兒童設立的遊玩場所,公園、超大的戶外活動場地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
完善的無障礙設施和人文關懷,使得身障人士敢出門,也能輕鬆地在街上穿梭,這也是為什麼陸客在台灣街道上時常可以看到他們的原因。
最讓陸客不解的是台灣支付系統落後,大陸已經都能憑身份證掃描快速過安檢,但灣則仍然較為傳統,需要買票上高鐵坐飛機。
不過,走在台灣的街道上,陸客會發現即便城市中的建築顯得有些老舊,但每一個主道路,包括公共衛生間基本乾淨無異味;這得益於台灣的垃圾管理政策,台灣實行的垃圾不落地措施及嚴格的分類制度,環保局有執法權也就是能懲罰,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環境的清潔,而清潔工人在規定的時間內,若垃圾未分類好,他們有權拒收。
因此,許多到台灣旅遊的人,很難能在街上找到垃圾桶,即使找到,那些垃圾桶的開口很小,以至於有些大件垃圾,甚至連泡麵桶都放不進去。
台灣的工作,台灣人不滿意,但對陸客來說,還是相當多;以台灣和上海為例,台灣的最低工資為26400台幣,約折合為5957元人民幣,幾乎是上海的兩倍多;台灣的平均年收入達到67.7萬台幣,約為15.3萬元人民幣。這意味著普通員工月入大約1.27萬元人民幣,即使是那些沒有特定學歷背景的人,只要找到一份普通的工作,也能夠賺取到七、八千的月薪;至於電子廠生產線員工薪資一萬多,也讓陸客羨慕。
但是相對於大陸,台灣的高薪職位顯得較為稀缺,這也導致了一些不甘於現狀的台灣年輕人,選擇到大陸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
大陸民眾越來越重視傳統,到了台灣,他們看到了「傳統的中國」,像台灣的法定假期相當豐富,除了年假外,還有各種傳統節假日,如清明節、端午節等;在過年期間,旅客都能夠感受到那份濃厚的年味,尤其西線的城市更濃厚。
大年初一,台灣民眾會到寺廟裡燒香拜佛,開年後,店鋪則會放鞭炮慶祝新年的到來;讓陸客眼睛一亮的是,台灣的寺廟文化非常開放,上香不需要支付費用,而捐贈則是完全自願的;燒香上拜就像日常活動一般,與「不吐不快君」的老家潮汕非常相似。
健保的免費醫療和分級醫療下形成的私人診所,讓經常要排隊看病的大陸旅客感到驚奇:在台灣,可以隨處看到私人小診所,密度之高彷彿加油站隨處可見,儘管數量眾多,但大部分的診所都具備相當的醫術、良好的服務、穩定的價格,適合處理小傷小病。
健保費用低廉,例如,如果月薪是1萬元人民幣,那麼大約每月要繳納155元健保費;如果需要進行X光、MRI(磁振造影)等大型檢查,費用會相對比大陸高一些。
不過,台灣的高房價、高房租,也讓陸客同感心痛:台北的房價高昂,普通住宅的價格普遍約為每坪16萬,台灣的房子計價單位是坪,一坪約為3.3平方米,相當於一平方米5萬塊錢左右;租房方面,台北市中心的房租不菲,壓力還是挺大的,月租普遍在2500以上。
大陸許多大城市的市區「禁摩」,但陸客發現,當走在台灣的大街小巷,無論是都市還是鄉村,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車,台灣稱摩托車為「機車」;據統計,台灣有超過1000萬輛摩托車,數量和密度在全球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都在增加,因此,陸客把台灣稱為「摩托車背上的寶島」。
陸客還發現,「機車」這個詞在台灣還有另一個意思,意指某人很麻煩、囉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