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特尼克話音剛落 鄭麗君啟程赴美 業界憂第五輪磋商是「鴻門宴」

行政院副院長、台美貿易談判代主團領軍的鄭麗君近日啟程赴美,正是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左)提出「台灣晶片產能一半應移美」之際,台灣有沒想好因應之道?圖/取自行政院
行政院副院長、台美貿易談判代主團領軍的鄭麗君近日啟程赴美,正是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左)提出「台灣晶片產能一半應移美」之際,台灣有沒想好因應之道?圖/取自行政院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11日才對外放話,台美有個「big deal」協議將達成,近日專訪再提驚人言論直指,「台灣晶片產能至少40%應轉移到美國」,話音剛落,行政院副院長、經貿談判總代表鄭麗君今(29日)啟程赴美,展開台美第五輪關稅實體磋商,讓產業界驚覺這是不是一場「鴻門宴」?台灣的劇本準備好了嗎?

盧特尼克說法一出,引發台灣產業界憂慮,也突顯台美談判正進入最關鍵時刻。根據媒體報導,鄭麗君與經貿談判總代表楊珍妮近日悄然啟程赴美,展開第五輪實體磋商。這場談判聚焦對等關稅機制及攸關晶片關稅的「232條款」,我方也爭取暫行20%對等關稅再往下調,且不疊加。據了解,此行除關稅問題外,將涉及未來赴美投資的模式,內容極其敏感。

針對相關進度,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未證實,只表示台美雙方持續積極就經貿議題磋商溝通,若有具體結果,會再適時對外說明。行政院則重申,台美雙方持續積極就對等關稅等經貿議題磋商溝通,有談判相關資訊的進一步說明時,將再適時向國人報告。

盧特尼克本月11日提及「很快就會」與台灣達成重大協議,原文用詞為「big deal」。知情人士透露,所謂「big deal」正是指將對等關稅與232條款綁在一起解決。這也是鄭麗君此行赴美的重要任務,只是不確定我談判代表團能否接招。產業界也相當憂心,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強勢作風,及美國經貿團隊的出手快狠,連日、韓都招架不住,究竟台灣能拿出什麼籌碼能用?

總統賴清德本月9日接受媒體專訪,在談及台美關稅談判時表示,目前台美技術性協商已完成,只待進入「最後總合性會議」階段,也強調台灣已向美方表達希望談判儘速完成且不要疊加關稅。

晶片產能轉移說法 引發憂慮

不過,盧特尼克最新拋出的「台灣晶片產能至少40%要轉移美國」言論,卻讓談判氛圍蒙上陰影。業界人士憂心,若美方將產能轉移視為協議條件之一,恐對台灣半導體整個生態系統造成結構性衝擊。此舉既觸及我方產業核心利益,也可能在社會層面引發激烈討論。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