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冠聰赴新遭扣留4小時後被拒入境 新加坡:不符國家利益

香港前學運領袖羅冠聰原定入境新加坡參加一場會議,但在海關遭移民局扣留問話4小時後,遭拒入境。(示意照,非本人)圖/取自Immigration & Checkpoints Authority FB
香港前學運領袖羅冠聰原定入境新加坡參加一場會議,但在海關遭移民局扣留問話4小時後,遭拒入境。(示意照,非本人)圖/取自Immigration & Checkpoints Authority FB

香港前「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近日赴新加坡時,遭拘留數小時後被拒入境。根據大陸《觀察者網》引述倫敦《金融時報》29日報導,羅冠聰27日自美國舊金山飛抵新加坡,原計劃出席一場會議,但在落地後遭邊境海關攔下,被訊問長達數小時後通知不得入境,隨後遣返回美國。

拘留4小時後被告知拒絕入境

羅冠聰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指出,自己在出行前3週已獲新加坡簽證,理應能順利入境,但在抵達機場後卻遭新加坡移民局(ICA)人員攔查。「我試圖通過入境,但即便持有效簽證,仍被拘留。我沒有被告知拘留原因,直到4小時後才被告知入境遭拒,且沒任何理由。」

知情人士透露,被拘留期間,羅冠聰聯繫到部分友人,這些人隨即將情況通報英國與美國政府,但目前仍不清楚這些政府是否向新加坡提出交涉。最終,羅冠聰被送上返航班機,於28日早晨重返舊金山。

新加坡:不符合國家利益

新加坡內政部隸屬的主管機關於隔日回應稱,羅冠聰入境及停留「不符合新加坡國家利益」。該部門強調,即使持有簽證,旅客仍需接受邊境進一步檢查,羅冠聰正是因檢查後被決定拒絕入境。新方並未進一步解釋細節。

羅冠聰是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的核心學生領袖之一,與黃之鋒共同創立「香港眾志」,並曾短暫出任香港立法會議員。隨著北京2020年實施《香港國安法》,港府加強對違反國安法人員的緝捕,羅冠聰於同年7月逃往海外,目前旅居英國與美國。香港警方2023年對多名流亡海外人士發布通緝令,懸賞金額達100萬港幣(約12.8萬美元),羅冠聰名列其中。黃之鋒則因多宗涉及國安法指控,已在香港服刑超過4年。

涉及引渡條約的風險

《金融時報》報導,羅冠聰此行赴新「本身存在風險」,因為新加坡與香港簽有引渡條約。一名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接受訪問時說:「歷任香港特首都積極經營與新加坡的關係,李家超2023年還曾訪問新加坡。基本上,港人異議人士通常會避免前往新加坡或類似國家。」

羅冠聰則解釋,自己曾獲律師建議,政治性質的案件不在引渡條約範圍內,因此認為風險可控,「如果新加坡真有意引渡,他們應該不會一開始就核發簽證。」

對於羅冠聰遭拒入境事件,中國駐美大使館回應稱「不清楚具體情況」,但批評羅冠聰「從事危害國安的不法行為」。英國保守黨國會議員、前安全事務國務大臣杜俊熙(Tom Tugendhat)直言,中共明確展現「跨境追捕」的企圖,甚至在英國境內出現威脅與攻擊案例。白宮對事件未有回應,美國國務院則拒絕評論。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