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評論】讓民眾公投 「美拿晶片利益五五分換保台」值不值得

圖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其上任後推動對等關稅。圖/CNBC—TV18 YT
圖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其上任後推動對等關稅。圖/CNBC—TV18 YT

劉性仁/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隨著時間的迫近,目前台灣暫行對等關稅稅率20%,台美雙方的關稅談判仍在進行中,美方底線慢慢浮出,值得關注。日前,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拋出與台灣簽署重大貿易協議的可能性,核心構想在於晶片製造「五五分」—美國與台灣各自承擔一半產能。他並直言,唯有美國本土具備充足晶片供應,才能在危機時真正保護台灣。乍聽之下不無道理,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仔細想想從台灣角度來說可謂損失巨大,但若與關稅掛勾,恐怕台灣難有拒絕的理由,畢竟實力擺在這,台灣如何和美國說不?考驗著賴政府的智慧。除非賴政府不需要美國安全挹注,否則再巨大的代價恐怕也必須全盤接受。

首先,如果兩岸關係不是搞得這麼僵,或許賴政府和大陸當局溝通,若雙方都沒有武力解決和攤牌的迫切性,那麼台灣不必拿出晶片、失業率、人才外流和台積電來換取美方安全承諾,因此台灣的需求端賴民進黨政府一念之間,這對台灣的未來影響非常大,涉及到關稅、美債、科技、軍事設施、人才等多層面的影響。

其次,美方之前的毀台論與台晶片和科技技術有關,美方認為,台灣生產美國所需95%的晶片,雖被視為「矽盾」,卻同時構成威脅。美方認為:「美方保護台灣,但如果要美方繼續保護,台方就得幫助美方達成合理的自給自足。」的確朋友是需要相互幫助,但要在能提供範圍內,否則就是強人所難;美方對台灣的不信任建立在資訊及軍事機密容易外洩,為免共軍獲利,美方不得已選擇毀台,但其實美台不至於陷入最後不得已的絕境,因為大陸當局是可以談判交易的,並非沒有協商的空間。

再者,根據盧特尼克的說法,美台正討論晶片生產比例承諾,從目前95%集中在台灣、僅2%在美國,逐步調整至「五五分工」。美方認為美國仍根本上依賴台灣,因為沒有那另一半美國活不下去」,但若能掌握一半產能,就能在危機中具備更多行動能力,不必仰賴空運或海運晶片。事實是否如美方所言,美方對台灣會產生多大的依賴?如果以美國的實力和人力資源,相信對台灣不會依賴多久就能克服問題,美國要自給自足並非難事。

事實上,當盧特尼克把設定的目標在任期內提高到40%,美方自然的就會把腦筋動到台灣身上。但是川普所剩的任期和盧特尼克還有多大的時間與空間也不無疑問。

總之,美國一向是講契約、看實力、談條件與重視協商和談判的國家,而現今民進黨執政下的中華民國由於意識形態,對於美國幾乎只能予取予求的同意,沒有任何協商談判的空間,這種一面倒的情況對台美都不是好事,對台來說大陸更加指責倚美謀獨;對美來說也落得以大欺小的鴨霸形象;畢竟美方保護台灣什麼?與台建交?助台加入聯合國?賣台先進武器?賣台防彈衣及急難救助包?這些疑問雖然存在,但美方誠實的亮牌,公開收巨額保護費,如果臺灣是奉行民主價值,不妨讓民眾來個公投表達意見,當日本和南韓拒絕美國所提之全部條件,倘若民進黨政府要全盤接受,起碼也給台灣全體民眾一個表達意見的自由,好嗎?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