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近年來遭到西方國家的科技封鎖,大陸政府因此大力投資應用科學,以突破西方國家的封鎖;但據華人數學家丘成桐指出,中國一些地方和大學依然有些急功近利的成分,希望能夠快速增加GDP和學術成就,所以更傾向於馬上搞應用科學,而不是搞基礎科學,因為後者一般需要差不多四、五年以後才能看到效果。
11月12日,2023年度邵逸夫獎頒獎典禮在香港舉行,丘成桐獲頒數學科學獎;會後,丘成桐向《環球時報》表示,如今在世界大環境動盪、大國之間關係微妙的情況下,中國基礎科學要有所突破,依然任重道遠,而未來只有擁有大量大師級別的導師,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丘成桐表示,現在中國最大的問題不是品質,而是老師數量還是不夠,跟美國和英國比起來差了一點;面對目前的國際局勢,中國要想招募到最頂尖的人才逐漸變得更加困難,這是因為美國有很多醜化中國的報導,讓部分害怕中國。
不過,丘成桐擔心的情況已經有所改變,一份由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聯合完成的報告顯示,在2021年11月到2022年3月之間,至少有1400名美國華裔科學家離開了原本工作的美國科研機構,到中國相關機構任職;而根據國際人才交流網站統計,從去年開始,每年中國留學生回國總人數已經突破百萬。
不過,丘成桐指出,上述回流現象是否會持續,會給世界帶來怎樣的影響,現在還很難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