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隻候鳥撞玻璃致死    紅脅繡眼鳥成城市受害者

近期,北京12隻候鳥紅脅繡眼鳥因撞玻璃致死。圖/取自微博
近期,北京12隻候鳥紅脅繡眼鳥因撞玻璃致死。圖/取自微博

正值候鳥遷徙高峰,北京朝陽區一座大廈近日發生令人痛心的「鳥撞」事件。愛好觀鳥的北京市民房女士在大廈樓下發現14隻紅脅繡眼鳥倒地,其中12隻死亡,僅有2隻在緩衝後自行飛走。經比對與專家咨詢,這些鳥均因高速飛行中撞上大廈玻璃幕牆而喪命。紅脅繡眼鳥屬於大陸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此次事故再度引發民眾對「候鳥撞玻璃」的關注。

專家解釋,鳥類在飛行時容易被玻璃幕牆迷惑,首先是在陽光下,玻璃會映照出天空或周邊植被,鳥類誤以為是真實環境,直接飛向其上。另外,部分玻璃過於透明,使鳥類看見另一側的植被或空曠空間,誤判可穿越。還有城市的人工燈光容易使鳥類迷失方向,甚至被吸引聚集到建築周圍,增加撞擊風險。

鳥類對玻璃缺乏進化經驗。玻璃是人類近現代建築中才大規模應用的材料,而鳥類在數千萬年的演化歷程中從未接觸過類似障礙物。此外,鳥類正前方視力不如兩側敏銳,且對移動物體反應更快,這讓「靜止的玻璃」成了牠們難以識別的致命陷阱。

2022年,四川成都成溫邛高速文家場收費站附近就曾發生多隻鳥撞上天橋玻璃護欄死亡的情況。圖/取自封面新聞

2022年,四川成都成溫邛高速文家場收費站附近就曾發生多隻鳥撞上天橋玻璃護欄死亡的情況。圖/取自封面新聞

根據美國《鳥類保護學》期刊指出,約73%的鳥撞發生在玻璃倒映植被占比超過50%的位置,顯示「植被+玻璃」的組合環境更容易誘發鳥撞。

每年春秋兩季,大量候鳥會因長途飛行的疲憊與飢餓,進入陌生城市環境覓食或休息。此時的牠們更容易忽視玻璃障礙物。繁殖季同樣存在風險,尤其是飛行技巧尚不嫻熟的幼鳥,更易因撞擊而死亡。

除了貼紙,專家也提出多種「鳥類友好」改造建議:建築設計應減少大面積反光玻璃的使用,或採用特殊的防鳥撞玻璃材質。最好採用與玻璃對比明顯的顏色。避免將植物放置在靠近透明玻璃的位置,以免吸引鳥類飛撞。在候鳥遷徙季節,可調暗或關閉部分照明,拉上窗簾,減少對鳥類的干擾。

封面新聞指出,「鳥撞」並非個案。2022年,四川成都成溫邛高速文家場收費站附近就曾發生多隻鳥撞上天橋玻璃護欄死亡的情況。如今,隨著城市化加速和高樓林立,玻璃幕牆已成為候鳥遷徙途中的「隱形殺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