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報今起連載十四五建軍成績 首先提及4月對台軍演

共軍遼寧艦(左)、山東艦(右)雙航艦編隊進行聯合演習。圖/取自中國軍網
共軍遼寧艦(左)、山東艦(右)雙航艦編隊進行聯合演習。圖/取自中國軍網

中共中央軍委機關報《解放軍報》今(9)日起推出宣傳十四五建軍成績的專欄,第一篇刊在頭版頭條介紹聯合作戰的文章首先提到4月「海峽雷霆-2025A」聯合作戰演練,並強調,「演練準備就是作戰準備,演練狀態就是作戰狀態,聯合演兵不再是單純的訓練活動,已經成為推進備戰、提升能力的準備過程」。

賴總統3月13日發表「賴17條」應對中國威脅的策略,並稱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4月1日,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自3月29日起掌握的共軍航艦山東艦編隊於3月31日進入國軍應變區。

《解放軍報》今(9)日起推出宣傳十四五建軍成績的專欄。圖/取自解放軍報

《解放軍報》今(9)日起推出宣傳十四五建軍成績的專欄。圖/取自解放軍報

4月1日上午7時許,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宣布,東部戰區組織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位於台灣周邊艦機多方向抵近台島,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4月2日19時許,東部戰區發布消息稱,已圓滿完成聯合演訓各項任務,全面檢驗了部隊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

事隔半年,《解放軍報》詮釋「海峽雷霆-2025A」意義,是透過多兵種聯合訓練,帶動軍事鬥爭準備深入推進、蓬勃發展,充分釋放「以訓載戰」、「以訓促備」的作用。

共軍十四五規畫就是以聯合作戰作為建軍重點,因此,於2020年11月7日在全軍施行《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作戰綱要(試行)》。從軍報文章可以發現,過去5年,為落實聯合作戰訓練,共軍經常舉行跨戰區、跨兵種的聯合實兵演練,陸海軍的戰機同在一個機場起降,例如,海軍航空兵某部結合課題研究,主動與同場駐訓的空軍某部結成訓練班子,共研海軍戰機對陸打擊和空軍戰機反艦打擊等戰法。

聯合作戰訓練的頻率及強度在某些重點部隊特別高,如第78集團軍某旅年度軍事訓練計畫,一年有20多項聯合演練課目,空地混合編組共同作業,每半月至少組織一次聯合訓練、每月都有對抗訓練。

共軍還加強與外軍,特別是俄羅斯部隊的聯合演習,今夏,中俄「海上聯合-2025」聯合演習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海空域舉行;演習結束後,參與演習的中俄海軍艦艇組成聯合編隊,在西太平洋進行海上聯合巡航,以輪流指揮或共同指揮方式,完成聯合搜救、聯合補給、聯合護航、聯合防空等課目,這也是中俄兩軍第5次展開海上聯合巡航。過去5年,代號為「海上聯合」、「共同命運」、「和平使命」等中外聯訓也非常頻繁。

共軍聯合演習還經常使用水下、陸上、空中的無人裝備,深度融入戰場實景,並逐步將裝備和戰法向基層部隊推廣。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