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兆祥/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兼任教授
在秋日豔陽下,今年的國慶日平安渡過了,用「平安」這個詞彙,其實是很心酸的。大概是從李登輝執政的後期,也就是1996年左右開始,我們的國慶文告成為北京方面非常關注的一份我方文件,因為這份文稿的內容可以解讀出台灣當局的大陸政策。因此對岸的對台工作單位卯足了勁偵蒐這份「重要文件」,漸漸地,關注焦點還擴及元旦文告,以及新任總統就職時的演說稿。這種現象也被美國方面注意到,所以這幾份文稿也成為美國在台協會(AIT)關注的核心,甚至在2019年「香港反送中」事件後,華盛頓透過AIT會直接表達對部分內容的意見。因而我國各任政府都對這些文件內容小心翼翼。
國慶文告反應賴躲在美國庇護傘下
2024年賴清德新政府上任,在他的就職演說以及去年國慶文告中都提出了他的兩岸政策,也就在台灣主權獨立意識方面沒有做出調整,甚至在語意上比蔡英文時期更加強硬,更加凸顯兩岸互不隸屬的立場;而且還延伸至今年初的元旦文告,但這顯然不被今年一月底就任的美國川普政府接受,可能經過美台雙邊多次溝通無效,因此今夏八月賴總統打算藉過境美國赴巴拉圭、瓜地馬拉和貝里斯訪問的計畫,遭到川普政府拒絕,這給了賴清德很大的外交壓力,再加上川普政府的關稅大棒,很明顯的賴清德在國慶文告的兩岸政策方面做出了明顯讓步。
賴放棄文告主體做自我滿足的政績報告
這次的《文告》在兩岸部分最明顯的調整是我方放棄了文告主體的立場,也就是說我們不再從第一人稱角度論述,改成順從美國政府給台灣的模糊定位論述。何以見得?在該段文稿中,先是將我國定位成亞洲民主櫥窗而將對岸「暗示」成威權的政權,以「民主」vs.「威權」自我定位,這符合美國給台灣的定位。其次強調對岸以武力威脅第一島鏈安全,直接危害了台海、東海、南海的區域安全,這正是近三屆美國政府基本上對中國的定位。最後,呼籲北京不要再繼續扭曲聯合國2758號決議案,誤導國際視聽。而這一點也正是美國從前任拜登政府延續至今的美國政府政策,現任國務卿盧比歐一上台立刻修改原國務院對台灣的政策描述,就是最好的例證。而賴清德的「兩岸互不隸屬」卻不見了,很明顯的賴清德放低姿態了,會不會再有變化,再回到他自己的立場表述?就看未來兩個月中美貿易戰的發展,畢竟10月10日川普說,要在現有對中國關稅基礎上又增加100%的關稅,雙方新一輪關稅激戰又開打了。只要中美博弈摩擦發生,其星火必定會波及台灣,這是躲不掉的宿命!
至於台灣經濟和產業、內政部分,限於篇幅,此處就不多言,大體來說《文告》顯現出報喜不報憂的態度,有點像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政績報告書,這是精於選戰的民進黨政府的一貫手法,倒也不令人意外。可是,這種自我肯定的作法,並不能解決台灣社會真正的問題,這一點是可以確定的。
綜觀《文告》全文,明顯的印象是躲在美國保護傘下的自我滿足,當然,這是解決不了台灣現實上問題的。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