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專欄】臺灣之盾將激起三方回應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賴清德總統透過民國114年國慶文告,在眾人未曾預期狀況下,公開宣示政府將推動「臺灣之盾」防空系統;但是由於該項系統在事前從未對外公布,並且也未出現在國慶前夕所刊行之《中華民國114年國防報告書》,同時亦未呈現在行政院剛送至立法院啟動審議程序之中央政府總預算書,因此筆者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就以橫空出世來形容此項建軍投資方案對外公開過程。

儘管隨後總統府匿名人士透過媒體對外放話,並且動員御用學者不斷聲稱美方對此早已知情,而且提出各種抹粉掩蓋論述,但國防部對此卻是保持高度緘默,僅有匿名府方人士透過媒體招認,該案將在年底提出特別預算時,才會對全案概況加以說明。可見根本又是鴨子還沒煮熟,賴清德總統心急搶先掀起鍋蓋,所以才會搞到讓其國安幕僚,拼命匿名出面猛擦屁股善後。

不論如何,既然此案已經對外揭露,但全案顯然尚未完成規劃底定整體構想,因此自然就會激起下面三方積極回應;首先就是中國大陸情報體系,顯然就會針對本案積極展開各項情報蒐集作業。但是由於目前對外公開表態說明源頭,都是與總統府直接相關人士,假若仔細推敲就不難猜到必然是國安體系還在進行各項幕僚作業,而國防部對此保持低調,並未積極對外說明,此時中國大陸情報蒐集指向目標,無疑就會跳過國防機構與軍事體系,直指國家安全高層與核心幕僚群。

其次就是總統府方面公開表態此案要到年底提出特別預算時,才會對外公開詳細規劃構想;講得再明白些,就是這個案子還有很多可以商量,同時亦有尚未定案環節。請問此種暗示,豈不是讓國內軍火掮客大為心動,激發各方躍躍欲試,並且有可能透過關係制定規格進行綁標;看到此種狀況,豈不就像是充滿鯊魚水域,突然投下鮮血淋漓肉塊,能夠獲得積極回應,毫不令人意外。

軍火掮客未來使勁關說目標何在?如何再度建構出「合法非正式」管道,自然就要看臺灣之盾防空系統全案規劃構想是由誰主導,在府內是由誰來擔綱,並將系統架構與預算需求完成搭配組合,就將成為軍火鯊魚圍繞目標。特別是當臺灣之盾神秘面紗尚未完全揭開,全案預算額度亦未對外開獎,未來好戲精彩可期,軍火掮客戰國風雲即將登場,年底當特別預算本案額度揭曉時,相互較勁恐怕還未見得能夠完全落幕!

最後就要談到真正能夠落實臺灣之盾防空系統建軍構想,並且亦會積極回應之第三方,其中將包括國內腳踏實地進行軍備產品研發之業界與官方機構,再加上有可能發出輸出許可,對外銷售相關防空系統軍備產品國家,還有與此相關之外籍軍備產業。

吾人必須承認,就空防作戰所需各項偵蒐監控裝備以及作戰指揮管制系統,再加上相關制空作戰儎臺、武器系統以及精準彈藥,其實確實是遠超出我國現有國防科技水準,因此臺灣之盾某些系統單元勢必要透過軍售管道籌獲。在此種狀況下,對於外籍軍備產業來說,我國政府決心籌獲此等軍備系統,建構相關防空戰力,對其來說就是商機,因此外籍軍備產業與其政府官員積極回應本案,完全合情合理。

前述推估方向,完全係基於以往投資建案籌獲軍備產品各種現象歸結而得;政黨或許可以輪流當家作主,但人性善惡與辦事章法還是不會改變,各種軍火交易運作軌跡亦大體相同,但操作手法水準高低就會差異明顯。綠營執政辦起事來總是敲鑼打鼓,各種國家隊高調運作,但採購過程總是荒腔走板,結果屢次乏善可陳。臺灣之盾起手式看來狀況不妙,希望最後不要再搞到狼狽收場!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