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自駕遊竟遇大陸國家級保護動物 女子10分鐘內連見猞猁與駝鹿

女子大興安嶺自駕遊時,偶遇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猞猁」。圖/取自極目新聞影片
女子大興安嶺自駕遊時,偶遇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猞猁」。圖/取自極目新聞影片

2025年10月11日,大陸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發生罕見一幕——女子在G331國道塔河至漠河路段自駕遊時,短短10分鐘內先後偶遇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猞猁」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駝鹿」,相關影片在網路引發熱議。

據極目新聞報導,10月10日下午約4時,趙女士與友人自駕遊行經G331國道時,突然發現一隻外形酷似「大野貓」的動物穿越馬路。她的丈夫判斷那是「猞猁」,便立即停車觀察。猞猁停留在路旁樹林數秒後離開,車隊也繼續前行。令人意外的是,行駛約10分鐘後,他們又在路邊目睹一頭體型龐大的鹿科動物奔跑而過,外形酷似「麋鹿」,眾人急忙拍下影像,影片發布網上後引起網友討論,有人認為是駝鹿,也有人判定是馬鹿。

偶遇「猞猁」行駛約10分鐘後,他們又在路邊目睹一頭體型龐大的鹿科動物奔跑而過,外形酷似「麋鹿」。圖/取自極目新聞影片

偶遇「猞猁」行駛約10分鐘後,他們又在路邊目睹一頭體型龐大的鹿科動物奔跑而過,外形酷似「麋鹿」。圖/取自極目新聞影片

大興安嶺漠河林業局工作人員隨後受訪確認,趙女士拍攝到的兩種動物,分別是「猞猁」(大陸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與「駝鹿」(大陸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他表示,「短時間內遇見兩種保護動物極為罕見,即便是長期在林區作業的人員,也不一定能見到,屬於非常幸運的遭遇。」不過他也提醒,野生動物具有一定危險性,尤其是猞猁,「連狼都不是牠的對手」,遊客切勿下車接近或試圖互動,以免發生危險。

猞猁屬於貓科猞猁屬,體長約85至110公分,尾長為體長的1/3,耳朵有黑色簇毛、兩頰長有明顯「絡腮鬍」,外型神似放大版的家貓。猞猁是敏捷的食肉動物,主要獵食狍子、麝香鹿、羚羊等有蹄類,亦被稱為「屠狼機器」。在中國大陸,猞猁主要分布於東北三省、西北山區,以及河北、四川、雲南與西藏等地。由於其行蹤隱秘,即便在原生棲地,野外目擊紀錄仍相當稀少。

駝鹿是世界現存體型最大的鹿科動物,肩高可達2公尺、體重超過600公斤,雄性頭頂獨特的掌狀巨角辨識度極高。圖/取自有情有義有才華微博

駝鹿是世界現存體型最大的鹿科動物,肩高可達2公尺、體重超過600公斤,雄性頭頂獨特的掌狀巨角辨識度極高。圖/取自有情有義有才華微博

駝鹿又名「犴達罕」,是世界現存體型最大的鹿科動物,肩高可達2公尺、體重超過600公斤,雄性頭頂獨特的掌狀巨角辨識度極高。牠們對棲息環境要求嚴苛,僅分布於大興安嶺、小興安嶺等原始針葉林區,族群數量稀少、分布零散,屬大陸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駝鹿多在夜間活動,白天潛伏於林中,主要以樹枝嫩葉與水生植物為食。

漠河林業局提醒,近年來大興安嶺地區生態修復與保護成效顯著,野生動物出現頻率增加。若駕車行經林區路段遇到動物橫穿,應減速避讓並留在車內拍照,嚴禁下車驚擾或餵食,尤其猞猁具有攻擊能力,「雖不主動攻人,但切勿因外型像貓就掉以輕心」。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