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上架:14:05
修改時間:15:31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郝龍斌今天(14日)召開兩岸政策記者會,其中一主張為積極促成藍營在上海、北京設立辦事處以利兩岸交流。對此,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回應稱,政黨自行與中共接觸可能讓台灣的談判力量被分散,兩岸之間的互動「官方對官方」才是最佳解。
民進黨政府上任後,兩岸官方對話消失,梁文傑下午出席海基會董監事會議時則將此責任全推給陸方。他稱,當前兩岸之間的互動往來有困難,都是因為中共方面對於政治前提的堅持,要台灣承認一些他們想要的東西導致。
對於郝龍斌拋出在大陸設立國民黨辦事處,梁文傑表示,台灣各政黨若自行跟中共接觸,甚至設立辦事處,這會讓台灣全體國人的心防,或台灣跟中共談判的力量被分散掉,未必是國人的福氣。
梁文傑指控,過去國民黨有很多人或相關團體在對岸號稱可以幫台商或者台灣人解決一些問題,但後來皆出現弊端,或者其實想從中謀取一些利益,「兩岸之間的協商跟往來還是要以官方對官方才是最佳之道」。
至於國民黨若設立大陸辦事處,是否違反兩岸條例?梁文傑指出,兩岸條例規定,若非政府或得到政府授權的單位 ,不能夠與陸方擅自進行涉及公權利的活動,不過目前不清楚郝龍斌所提辦事處的性質,未來實際設立才能檢視。
郝龍斌在記者會中指出,若他當選藍營黨魁,將推動在上海與北京設立國民黨辦事處,以利協助台商、台生處理在地問題、促進溝通與了解,強調辦事處遵守中華民國法令,不會取代政府職能,而是作為國民黨與對岸民間交流的橋樑。
郝龍斌直言,目前兩岸官方溝通幾乎蕩然無存,陸委會與國台辦僅會互相批評、缺乏對話,「而民進黨不做的、做不了的,國民黨要來做」。
郝龍斌指出,未來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必須以「中道、務實、團結」為核心原則,既能獲得多數國人支持,也不讓藍營同志陷入困境。他強調,兩岸政策關乎國民黨2026與2028選情關鍵,希望黨員能在18日的投票支持他,帶領國民黨邁向新方向。
郝龍斌:大陸應公開宣示「台灣不獨、大陸不武」、推動雙城論壇擴大為兩岸論壇
郝龍斌會中呼籲大陸應公開宣示「台灣不獨、大陸不武」,以展現和平誠意。他指出,每逢「川習會」等情形,外界總關注台灣議題是否被討論,而焦點往往落在中國是否要求美方對台獨表態,這正顯示台灣已被視為國際潛在衝突熱點。他強調,只要北京願意以「不獨、不武」為原則,便能解除兩岸緊張的引信,使關係更穩定、發展更順暢。
至於如何促使北京承諾「不獨、不武」,郝龍斌表示,他每次訪陸時都會親自向高層官員傳達相同立場,並以對等尊嚴的方式強調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不是討好,而是說真話」。他相信,唯有讓對岸聽進理性聲音,兩岸和平與正常交流才有可能。
對於未來規劃,郝龍斌表示,若當選會先舉辦黨內大辯論,讓各派意見能在同一平台上充分討論兩岸政策,以凝聚共識並引起社會關注。郝龍斌會中也回顧自己推動「雙城論壇」的經驗,表示未來將以此為基礎擴大為「兩岸論壇」,促進兩岸民間與地方層級的交流。他稱,推動前會先與藍營立委及縣市長充分溝通,聽取意見,凝聚黨內共識後再行推進。
郝龍斌認為,國民黨的兩岸政策要確實回歸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也應要求對岸正式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他強調,中華民國憲法是台灣最堅實的安全保障,也是兩岸最自然的法理連結。他批評賴政府如今是「借殼上市、掏空中華民國」,刻意曲解憲法本意。
郝龍斌提醒,若對岸無法正視中華民國存在,法理連結逐漸削弱,兩岸關係也會更加疏離。他重申,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而是「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的關係,中華民國即中國本身,台灣應在美中之間保持「等距、等邊」的平衡關係。
至於兩岸是否仍以「九二共識」為溝通基礎,郝龍斌表示,歷來的共識本來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若中共願在此框架下交流,就必須尊重中華民國的存在。他還表示,若在對等尊嚴原則下,他不排除以黨主席身分與「對岸領袖」會面。
批賴清德「台灣之盾」不切實際 軍費不應超過GDP 3.4%
針對美方要求台灣提高國防支出,郝龍斌回應,「避戰比備戰更重要」,認為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就是最好的國防。他主張在基本防衛準備之外,不應犧牲社會福利與公共建設,更不應購買美方淘汰的武器,形同「交保護費」的情況。
郝龍斌批評總統賴清德提出的「台灣之盾」防空系統的構想根本不切實際,指以色列「鐵穹計畫」雖獲美方全力支持、科技領先,仍耗時十年完成,「在台灣則根本行不通」。至於國防預算規模,他認為應以美國自身軍費為參考,美國國防支出占GDP約3.4%,因此台灣未來軍事支出「不應超過GDP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