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CBC)駐倫敦特派員布朗(Chris Brown)專訪指出,台灣不該被視為美中談判的籌碼,台美夥伴關係應是「信賴產業」的基石。談到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曾提出美台「晶片五五分」構想,蕭美琴說,50%晶片移美「非一夕可成」。
根據總統府昨晚公布的內容及CBC專訪,蕭美琴針對美中貿易戰、台美經貿與供應鏈關係、半導體產業、國防及認知戰等議題做了深入回應。蕭美琴在專訪中說,美中之間確實存在許多問題,「其中很多和台灣沒直接關係」。她強調,台灣不應被視為美中貿易談判的籌碼,而應被視為全球科技供應鏈中值得信賴的夥伴。
近期以來,西媒不少文章提到月底在韓國舉行的「川習會」,台灣很可能成為交易的籌碼。例如《日經亞洲》16日就刊出南加大教授葛羅斯曼(Derek Grossman)文章表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預計本月底於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期間,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晤,可能開啟一場「危險的交易」。他說,川普或為重啟美中關係而在台灣議題上讓步,甚至「賣掉」台灣,以換取短期政治與個人利益。
蕭美琴說:「台灣的關鍵產業之一是半導體與晶片產業,一直都與美國及矽谷保持合作。許多人將矽谷與台灣科技園區,視為促進全球繁榮的大型科技生態系。」這樣的互補關係,使台美之間建立起堅實且具建設性的貿易與供應鏈夥伴關係,並「持續在這穩健基礎上,進行對話與交流」。
「信賴產業」為核心 與中國經濟模式明顯不同
蕭美琴表示,台灣的經濟模式與中國不同。「我們希望將台灣的製造與科技產業,打造為一個值得信賴的經濟體。」她特別引用總統賴清德提出的概念,表示這是所謂的「信賴產業」:以信賴為成功基礎的產業。
她說:「隨著隱私與安全議題在全球供應鏈中越來越重要,台灣製造業及所有支持美國製造業和人工智慧(AI)領先地位的零組件,都具備這項附加價值。」
蕭美琴相信,台美夥伴關係非常穩固,將持續深化,而雙方應該「讓討論聚焦於夥伴關係的優勢,並繼續朝此方向前進」。
對於主持人詢問美國現任政府作風難以預測,是否影響台灣判斷時,蕭美琴回應,「美國對台的支持一向具跨黨派共識。」
她說,幾週前美國會兩黨再度通過深化並強化台美夥伴關係立法。「如同川普總統多次重申,和平與安全是首要目標,並致力促進和平。」蕭美琴強調,台海的穩定與安全是印太區域和平的關鍵,而《台灣關係法》為雙方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50%晶片移美」傳聞 蕭美琴:非一夕可成
談到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曾表示,希望台灣將「50%晶片製造移往美國」,蕭美琴坦言,她理解美方希望推動「再工業化」),並重視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但「這並非一夕可成」。
她說,台灣在晶片製造上的實力與競爭優勢,「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過數十年的努力與艱辛累積的成果」。台灣在艱鉅的國際局勢下,成功建立了最完整、最具競爭力的高階半導體生態系。
蕭美琴表示,「我們將持續投資下一代晶片技術。政府會支持科技生態體系,讓民間企業能持續創新並保持領先。」
她補充,美國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夥伴,「我們許多頂尖科學家都曾在美國受教育。我們與美國企業合作,讓美國的科技巨頭得以成長並獲利,享有科技產業中絕大部分利潤。這項夥伴關係,幾十年來為美國的繁榮做出貢獻。」
不僅台積電投資 還包括整個半導體生態系供應商
針對在美設廠與產能分配議題,蕭美琴表示,台灣已承諾在美國投資,不僅是台積電,還包括整個半導體生態系的供應商、設計商與其他晶片製造公司。「我們也與英特爾(Intel)等美國公司合作,以提升其生產力。」
她指出,許多台灣企業也在考慮於美國投資,但強調「這並非一夕可成」,希望以「繼續支持台灣成長、同時強化美國實力」的方式來合作。她強調,台美關係不是遷移產業的零和遊戲,而是以互信與互補為基礎的長期夥伴關係。
防經濟脅迫 推動市場多元化
談到中國利用經濟籌碼進行脅迫的問題,蕭美琴指出,「我們已經警覺到,中國開始利用其對稀土礦產及供應鏈某些環節的掌控力,作為政治壓力的工具。」
她舉例,中國曾透過限制農產品銷售施壓台灣社會,「所以我們積極推廣台灣農產品,例如鳳梨、芒果等,讓它們能進入更多元化的市場,避免過度依賴中國。」她說,「我們要透過市場多元化,確保不會被中國當作政治脅迫的籌碼或工具。」
蕭美琴表示,台灣也與加拿大等國推動經貿合作,在稀土、農業與科技領域擴大夥伴網絡,減輕單一市場風險。
「要的是共榮而非對抗」 重申和平目標
針對美中競爭不斷升溫,蕭美琴在訪談中重申,「台灣要的是共榮而非對抗」。她說:「中國在1990年代奉行改革開放政策,從加入世貿組織(WTO)獲益良多。但近年來,它開始改以經濟手段進行脅迫。台灣不能接受這樣的模式。」
她說,台灣的戰略是建立在開放、合作與信任之上,而非對立與恐嚇。「我們希望透過穩健的民主制度與可信的產業體系,讓國際社會知道台灣是可靠的夥伴。」
台美合作深化 AI、國防成下階段焦點
專訪尾聲,蕭美琴指出,隨著AI與高科技產業的快速變化,台美合作的焦點正從傳統晶片製造,逐步擴展到AI運算、資料中心與伺服器領域。她說,「台灣生產大量有助於全球運算的資料中心設備及伺服器,這些產業支撐了美國AI技術的發展。」
除了經濟合作外,蕭美琴表示,國防與安全也是台美合作的重要部分,「我們會持續與美方合作,加強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維持台海的和平與穩定。」
她最後強調:「我們希望與美國、加拿大及其他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打造一個安全、開放且可持續的經濟環境。台灣的存在,是為了讓世界更穩定,而不是更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