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今(2)日召開「台美第五輪實體磋商進度說明記者會」,由副院長鄭麗君率領談判團隊,公開我方在對等關稅與供應鏈合作上的最新立場。鄭麗君強調,外界關注的「晶片五五分」從未承諾,未來也不會答應,台灣提出的是結合產業自主與政府支持的「台灣模式」,與日韓、歐盟有所不同。
鄭麗君:台灣模式不同於日韓歐盟
鄭麗君指出,美方希望提升在地製造能力,而我方立場是支持高科技產業擴展國際布局,同時鞏固台灣本土發展。她強調,「台灣模式」是經過多次與產業界溝通後提出,核心包含四大重點,包括企業自主規劃投資;政府提供信用保證機制,促進金融融資;G to G(政府對政府)合作,協助產業聚落形成;以及期待美方提供有利投資環境。
她強調,這並非簡化為「科學園區輸出模式」,而是強調政府角色轉化與生態系統整合。
沒有「五五分」承諾 談判仍持續中
針對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日前受訪提出「晶片五五分」構想,鄭麗君回應,這是美方單方面想法,我方談判團隊從未做出承諾。她表示,美方希望提升在地製造以符合美國國安需求,我方則希望「根留台灣、布局全球」,雙方在戰略上尋求互惠合作,絕不會以「五五分」作為條件。
鄭麗君也澄清,談判由政府與美方進行,台積電未直接參與磋商。至於談判內容,主要聚焦在三大議題:關稅、232條款與供應鏈合作。對此,行政院經貿工作小組補充說,在關稅方面,我方主張不疊加原MFN(最惠國待遇)稅率;232條款方面則是爭取關稅優惠,最後是推動供應鏈合作。
目前雙方已針對上述議題展開深入討論,並取得進展。不過,由於台灣出口美國產品中,超過7成屬半導體與資通訊產品,正落入美方232調查範圍,雙方尚未完全達成共識,因此暫未進入最終協議。
美方回應正面 後續持續協商
鄭麗君透露,美方對產業聚落所需基礎建設表達正面態度,但因談判進行中,雙方有默契不代對方發言。她再強調,我方談判將秉持國家利益與產業利益原則,推動台美戰略合作,而不是單純的供應鏈移轉。
跨部會支援 保障台灣產業利益
行政團隊表示,目前台灣出口美國暫適用20%對等關稅,並加計原MFN稅率,政府已啟動跨部會支援機制,協助產業應對。後續將持續與美方就關稅、232條款優惠及供應鏈合作進行磋商,待雙方達成共識後,才會進入總結會議,完成台美貿易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