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月稀土磁體出口下滑6.1%,再度引發外界憂慮。作為全球最大稀土供應國,北京可能藉由掌控美國國防企業及汽車、智慧手機等產業所仰賴的關鍵零件,當成貿易談判中的施壓籌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即將於南韓舉行峰會,預料將討論升溫的貿易緊張。
路透報導,今年4月與5月間,北京以出口限制對全球汽車製造商施壓,涵蓋多項稀土產品與相關磁體,當時雙方正針對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三位數關稅展開角力。
四個月後,隨著華府與北京意外重提追加關稅與稀土出口限制的威脅,外界愈發擔心中國可能重演同一套劇本。若真如此,將意味北京背離6月與美國達成的放寬關鍵礦物流通協議。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9月稀土磁體出口量比8月減少6.1%,結束連續三個月的增長,且在北京本月宣布擴大出口許可制度之前就已下滑。
《經濟學人》(Economist)智庫高級分析師李子謙(Chim Lee)表示:「稀土磁體出口劇烈波動顯示,中國深知自己在國際貿易談判中掌握關鍵籌碼。」
數據顯示,9月出口量從8月的7個月高點6146噸降至5774噸,與外界報導相符,中國已開始讓企業更難獲得稀土磁體出口許可。中國商務部的審查力度類似於今年4月貿易戰高峰期的做法。以年比計算,9月出口量仍增加17.5%。
中國商務部上周指責美國「故意曲解」稀土管制措施、挑起全球恐慌,並強調仍會批准用於民用用途的出口許可。然而分析人士警告,中國可能再次讓民用企業也受制於針對美國國防產業的出口限制。
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區主管王丹(Dan Wang)指出:「中國控制稀土出口的能力,是極為強大的手段。」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周放緩對中貿易言辭,表示他提議的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100%關稅恐「難以持續」。
除干擾生產外,這類措施還將加劇全球對關鍵工業原料取得的不安全感,以及對中國依賴日深的憂慮。王丹補充說:「全球必須學會適應中國的管理風格。西方國家不習慣接受由對立陣營國家壟斷關鍵資源的局面。」
以出口目的地計,中國稀土磁體9月出口量前五名分別為德國、南韓、越南、美國與墨西哥。今年前九個月,稀土磁體出口總量為3萬9817噸,較2024年同期減少7.5%。
數據顯示,9月對美出口量月減28.7%,但對越南出口量同期增加57.5%。荷蘭的進口量則比8月多出109%,但這主要反映鹿特丹港作為歐洲主要轉運樞紐的角色。
在數據公布前,川普在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上對記者表示,他不希望中國「在稀土問題上玩遊戲」。他暗示,如果中國這個全球最大農產品買家承諾購買美國黃豆,他可能暫緩將關稅恢復至超過100%的水準。
不過北京仍態度強硬,表示將在11月10日、也就是美中90天關稅休戰結束前幾天,實施新一輪更嚴格的出口限制,並稱這符合其他主要經濟體的慣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定本月稍晚在南韓與川普會晤,但經濟學家警告,全球兩大經濟體間的貿易摩擦可能成為「新常態」。
李子謙補充說:「第三季出口激增是因中國年初放寬出口管制,但在近期收緊新規後,出口量很可能再次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