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代理理局長達菲(Sean Duffy)20日在多場電視節目上表示,由於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 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進度嚴重落後,NASA正考慮讓SpaceX退出登月任務,改由其他廠商接手。他強調,NASA「不會只等待一家公司」,必須加快計劃步伐,確保美國在與中國的第二次太空競賽中勝出。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達菲強調,這家公司以29億美元合約開發載送太空人登月的登陸器,一再延宕恐讓NASA在新一輪太空競賽中落後於中國。達菲在接受CNBC節目《財經論談》(Squawk Box)訪問時說:「他們不斷延後時程,而我們正與中國競賽。」達菲指的是SpaceX的「星艦」(Starship)開發進度,這款飛行器原本預定作為NASA登月任務的登陸艙。達菲指出:「所以我準備重新開放合約,讓其他太空公司與SpaceX競爭。」
若NASA取消或修改與SpaceX的合約,將代表自2021年以來的重大政策逆轉。當年NASA選擇仍處於開發初期的「星艦」擔任阿爾忒彌斯三號(Artemis III)任務的登月艙,該計劃預定讓人類時隔50年重返月球。星艦至今在2025年完成三次失敗的試射與數次成功的次軌道測試。
目標是搶在中國之前重返月球
達菲的言論也反映出,近來越來越多太空產業領袖質疑2021年的決策,擔心使用SpaceX星艦的複雜後勤流程,可能導致NASA在新的登月競賽中敗給中國。阿爾忒彌斯三號任務目前預計最早於2027年進行。SpaceX未回應媒體對達菲發言的置評請求。
NASA是否、以及何時會修改與SpaceX的協議或引入新廠商,目前尚不清楚。達菲週一稍早在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福克斯與朋友們》(Fox & Friends)訪問時表示,他「正在開放該合約」,指的是阿爾忒彌斯登月艙計劃合約。
目前NASA已有兩家公司獲得登月艙合約,除了SpaceX負責的星艦外,由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領導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正開發名為「藍月」(Blue Moon)的登月艙。
不過,原定2027年執行阿爾忒彌斯三號任務的仍是SpaceX星艦,這將是自阿波羅計劃結束以來,人類首次踏上月球表面。藍色起源則在2023年獲NASA合約,預計在之後的阿爾忒彌斯五號任務中使用。
NASA新聞秘書史蒂文斯(Bethany Stevens)發聲明指出,NASA已要求SpaceX與藍色起源在10月29日前提出「加速發展方案」。她表示:「NASA也將透過資訊徵詢書(RFI)向整個商業太空產業徵求計劃,了解NASA如何提升登月任務的頻率。川普(Donald Trump)總統與達菲局長的目標是搶在中國之前重返月球,因此他們正動員美國太空產業的力量,尋求多元登月方案。」
「可能由藍色起源接手任務」
阿爾忒彌斯三號時程近月來成為鷹派議員關注焦點,他們擔心美國太空人可能搶不在中國太空人之前登月。中國已宣稱將在2030年前完成載人登月。
達菲在接受CNBC訪問時暗示,若SpaceX持續落後,可能由藍色起源接手阿爾忒彌斯三號任務。藍色起源回應CNN置評請求時僅表示,公司「隨時準備支援」。
不過達菲也警告,NASA可能會進一步擴大競爭範圍,開放給尚未簽約的其他廠商參與。「如果SpaceX落後,而藍色起源能搶先完成,那就恭喜藍色起源。」他說:「但我們不會只等一家公司,我們要推動進度,贏得對中國的第二次太空競賽。」所謂「第二次」太空競賽,指的是繼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的登月對決之後,當前美中之間的新一輪競爭。
目前尚不清楚RFI程序(資訊徵詢程序)是否會讓新公司獲得實質合約。一般而言,RFI屬於非正式的資訊蒐集階段,而正式招標則是「徵求提案書」(RFP)。
太空產業專家警告,無論是SpaceX星艦還是藍色起源藍月,都面臨時程風險。兩款飛行器設計極為複雜,且可能需「在軌加油」(in-orbit refueling),而在軌加油至今從未被實際執行過,這可能導致開發時程大幅延長。
目前也不清楚還有哪些美國公司有能力加入競爭。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航空公司Dynetics曾與SpaceX、藍色起源共同競標登月艙合約,但未立即回覆媒體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