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特勤局(Secret Service)表示,當地時間周二(21日)晚間,一名男子駕駛汽車衝撞白宮外的安全門,嫌犯隨即被逮捕。
事件發生時,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正在白宮內,但特勤局強調已無安全威脅。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據特勤局通報,事件發生於美國東部時間周二晚間10時30分左右,地點位於白宮外17街與E街交界處的安全閘門。涉案車輛為一輛2010年款的本田Acura TSX,車牌為馬里蘭州註冊。特勤局尚未公布駕駛者的身份細節,也未確認此次撞擊是否為蓄意行為,或駕駛者接近白宮的動機。
特勤局表示,事發時川普總統正在白宮內,但白宮未因此進入封鎖狀態。通往該安全門的道路將保持關閉,直到警方將車輛拖離現場為止。
本周白宮因東翼拆除工程以興建新宴會廳而備受關注。此類衝撞事件並非首次,近年來白宮安全門多次發生類似事故,包括2024年5月及1月的事件。2023年5月,一名駕駛租賃U-Haul卡車的男子撞向白宮安全門,後向當局坦承計劃刺殺前總統拜登(Joe Biden)。
自1990年代起,白宮周邊道路已對車輛及行人實施嚴格限制。1995年奧克拉荷馬市聯邦大樓爆炸案後,賓夕法尼亞大道在財政部、白宮及艾森豪行政辦公大樓前的一段已禁止車輛通行。然而,安全事件仍時有發生。1994年,一名槍手在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位於白宮居住區時,朝白宮窗戶開槍。2015年,一名男子在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與家人於白宮內慶祝感恩節時翻越圍欄。
近期,政治人物的安全問題備受矚目。去年川普遭遇2次暗殺未遂,近期還有針對兩黨重要人物的高調攻擊事件。今年早些時候,明尼蘇達州民主党州議員霍特曼(Melissa Hortman)在一場被官方描述為政治暗殺的事件中遇害。上個月,川普的盟友柯克(Charlie Kirk)在猶他州一所大學校園內被槍殺。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分析指出,白宮作為美國政治核心的象徵,長期以來一直是安全威脅的目標。此次事件雖未造成直接傷害,但凸顯白宮周邊安全措施的挑戰。報導認為,儘管特勤局迅速控制局面,但頻繁的撞車事件可能促使當局重新檢視白宮周邊的防禦機制。
此次白宮安全門撞車事件雖未造成重大後果,但再次凸顯美國政治核心地帶的安全挑戰。隨著近期政治暴力事件的增加,當地媒體普遍認為,聯邦政府需進一步強化白宮及周邊地區的防禦措施,以應對日益複雜的安全威脅。特勤局強調,調查仍在進行中,將進一步釐清事件原因與駕駛者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