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國防戰略》報告不再優先抗中 共軍少將:未放棄打敗中國

共軍戰略專家金一南少將稱,川普調整國防戰略並不意味著放棄「打敗」中國的想法,只是改變方法手段,不再以軍事手段為主。圖/取自民革中央
共軍戰略專家金一南少將稱,川普調整國防戰略並不意味著放棄「打敗」中國的想法,只是改變方法手段,不再以軍事手段為主。圖/取自民革中央

最快將於10月公布的美國《國防戰略》報告,根據已曝光的草案,美軍將戰略收縮,不再以抗中為第一要務;共軍戰略專家金一南少將認為,川普調整國防戰略並不意味著放棄「打敗」中國的想法,只是改變方法手段,不再以軍事手段為主。

前兩屆美國政府的《國防戰略》報告,大國競爭尤其是對中競爭是美國戰略的第一選項,但據大陸央廣軍事頻道「一南軍事論壇」指出,這一態勢似乎出現變化,在9月提交給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的2025年《國防戰略》草案中,美國本土防禦與西半球安全被列入優先順序,被提升到對抗中俄等競爭對手之上。儘管這並非川普第二任期《國防戰略》報告的最終版本,但輿論普遍預期,美國的國防戰略將有重大調整,並認為這標誌著當前政府在國防戰略上的明顯轉向。

如此一來,美國可能改變國防戰略,中國將不再是美軍的「靶心」?

金一南分析川普政府為何要考慮調整國防戰略,首先是美國國力日漸衰弱,債務總額已突破37兆美元,在巨大的財政壓力下,美國不能再將大國競爭作為核心,不再主動尋求與中國對抗;其次,是中國國力的提升,特別是從九三閱兵中,可以看到中國在科技、工業以及裝備發展上,都取得累累碩果,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必須基於現實的力量對比,調整其國防戰略。

所以,金一南指出,在今年北約峰會期間,川普要求不得發表任何有關中國的評論,這也導致今年北約海牙峰會最後發表的聯合公報,只有一頁紙,沒什麼可說的;此外,北約還宣布暫停在日本設立辦事處的計畫,意味著北約暫時擱置東擴的計畫;從這些變化都能看出來,美國國防戰略做出調整的可能性比較大。

不過,也有多名美國國防官員認為,新版《國防戰略》仍然把應對中國當作重點,強調西半球的安全本質上是為了「更好地對抗中國在拉丁美洲的活動」;還有觀點認為,新的國防戰略可能意在拉美構建一條「周邊遏華」路線,並在印太採取「遠端威懾為主、前沿存在為輔」的軍事姿態。

金一南指出,美國現任政府對國防戰略的調整,並不意味著就此放棄與中國的博弈和競爭;一是,長期以來美軍視中國為主要對手,現在突然要改變這種觀點是很困難的,美軍內部仍有一部分人想要依據現有的作戰方式,與中國打一場局部戰爭;二是,川普判斷,當前與中國發生軍事上的衝突占不到什麼便宜,他更感興趣的是,與中國進行經濟和科技的抗衡。

中國強大的軍力需要經濟和科技支撐,所以,金一南認為,川普力圖通過遏制中國在經濟和科技方面的發展,減緩中國的發展速度,甚至讓中國內部產生問題,最終戰而勝之;所以,川普調整國防戰略並不意味著放棄了打敗中國的想法,只是方法手段改變了,這是美國政府調整國防戰略的本意。

川普政府的戰略收縮不僅涉及亞太,也帶給歐洲安全更多不確定性,歐洲可能被迫加大國防自主的投入,以求擺脫對美國的軍事依賴;如此一來,共同構成美國全球霸權支柱的「美元」及「美軍」都收縮,是否會導致美國全球影響力衰退?

金一南指出,現實非常清楚,如果美國當下不進行戰略調整,還是按照現有的戰略走下去,美國將更加明顯地走向衰弱;事實上,美軍的威懾力正在下降,例如美軍航艦編隊通過紅海時,不時遭到胡塞武裝襲擊;美軍近年來相繼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等,這些都暴露出美國無力維持全球的軍事部署。

再從美元的角度分析,金一南指出,美元體系也正在遭遇挑戰,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全面制裁,導致俄羅斯開始去美元化,後來很多國家也紛紛效仿;雖然去美元化的進程,有的國家是公開進行的,有的國家是悄悄進行的,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元在全世界的影響力、統治力正在走向衰弱,美軍支撐美元的能力正變得越來越差;所以,川普現在採取的種種調整,就是為了避免美軍和美元在全球持續走向衰弱,他首先要保住美元,其次再振興美軍,這個方向始終沒有改變。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