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葛雷/網路媒體工作者
國民兩黨,都應誠實面對「不那麼可愛的美國」。民進黨該面對的是「不再能替選舉加分,反倒可能有害」的美國。國民黨該面對的,是「雖不可愛,但仍重要」的美國。
賴清德上任近一年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逐步退卻,進退失據的狀況。賴政府剛上臺時,可謂對「絕對親美」路線極具信心,不僅每每理直氣壯將他人扣上疑美帽子,高喊民主夥伴,並一邊迎合時任民主黨政府價值,共和黨方面則僅與川普政府第一任友臺官員(已被川普視為叛徒)來往。
然而,一年半過去,局勢豬羊變色。美國已成為臺灣「矽盾」的最大阻礙,美國商務部長直接提出「美臺晶片產能必須五五分」構想,儼然已成拆臺灣矽盾的最大主導方。說句不客氣的,若談到世界上哪個國家對臺灣保護半導體優勢最具傷害,無疑是美國,過去一年每一次臺股大跌,幾乎都與美國政策有關,而其內容對臺灣多半不友善。
講到這,一定有人用台積電仍屢創新高說嘴,然而台積電作為跨國公司,與「臺灣2300萬人利益」本就先天不完全一致。跨國公司要的是賺錢,從哪裡賺並不重要。然而2300萬人要的是產業「根留臺灣」,才足以讓美歐「因要喝牛奶,不得不保護一塊名為臺灣的牧場」,若晶片產業跑光了,美歐怎可能剩下多少保臺動機?
如今川普與習近平即將在南韓主辦APEC期間會晤,最快明年初川普也將造訪北京。外界盛傳臺灣將成為兩國交易籌碼;同一時期TIMES雜誌刊出對賴清德總統不友善投書文章:美國蘭德公司研究報告建議美國應「聲明其不支持臺灣獨立、不尋求兩岸永久分離、亦不反對和平統一。」這些都在在告訴賴清德政府:改變的時候到了。「那個給民進黨靠,縱容民進黨反中的美國已不再」!
選擇的鑰匙現在握在賴清德手上:是要繼續對美國低三下四,百般討好,試圖在民智已開的大環境中欺騙2300萬人美國仍是臺獨後盾,還是要務實面對新情勢?花無十日紅,美國讓民進黨「天天過年」了七八年以上,還不夠嗎?民進黨真的該醒了,該長大了!
同理,對國民黨也一樣。挺過大罷免的國民黨,如今某些人也日益「得意忘形」,見美國惡形惡狀,就以為臺灣人民將完全不信任美國,國民黨無須如前幾年般汲汲營營建立對美關係。然而這又是落入另一個極端。
這些年來,國民黨一直高唱臺灣要保持「美中等距」,現在2028選舉開始有勝率了,豈能還沒拿到江山就忘記大原則,忘記「等距」二字?若國民黨低估美國對臺灣各領域的影響力,低估臺灣人民對美國的高度心理依賴與孺慕之情,必然將在2028選舉中付出慘痛代價。再怎麼說,坊間任何一份民調,都未顯示臺灣人民對共產黨的厭惡程度有下降,親美路線即使是在藍營內部,都有一定市場,遑論2300萬人。
關於如何看待美國,國民兩黨各有各自的包袱與盲點,但最關鍵的就是「誠實」二字,客觀面對現在的美國,不卑不亢,才能替自己政黨找到一條康莊大道。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