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核試計劃震撼華府 議員聽證會上輪番追問美軍司令提名人

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長達約90分鐘的聽證會上,科雷爾被美議員連番追問。圖/翻攝自CNBC-TV18  YouTube頻道
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長達約90分鐘的聽證會上,科雷爾被美議員連番追問。圖/翻攝自CNBC-TV18 YouTube頻道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周三(10月29日)深夜在社群媒體宣布,已下令軍方恢復核武試驗,但細節不明。這番言論讓隔天海軍中將科雷爾(Richard Correll)出席的戰略司令部(STRATCOM)司令任命聽證會成為矚目焦點,參院軍事委員會多名議員連番追問川普的真實意圖,顯示華府內部的困惑與戒懼,科雷爾則全程謹慎應答。專家警告,若美國打破長達33年的核試中止慣例,恐反而讓俄羅斯與中國受益。

路透報導,科雷爾原以為自己周四(10月30日)出席的任命聽證會會輕鬆順利,但前一晚,川普在社群媒體上宣布他已下令美軍「開始進行核試」震撼全球,並聲稱美國不能落後於俄羅斯與中國。川普寫道:「俄羅斯排第二,而中國雖然差距很大,但5年內就會追上。」

周四上午,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長達約90分鐘的聽證會上,科雷爾面對困惑的美國議員連番追問。這位由川普於9月初提名、負責美國核嚇阻與打擊能力的戰略司令部現任副司令,在聽證過程中全程謹慎應答。

委員會的首席民主黨議員里德(Jack Reed)詢問科雷爾,美國若恢復爆炸性核試,是否會造成局勢不穩,甚至引發全球核軍備競賽。科雷爾回答:「若我獲得確認出任戰略司令部司令,我的角色將是就任何有關試驗前進方向的討論提供軍事建議。」

無黨籍參議員金恩(Angus King)則問道,川普的貼文是否可能指的是核武運載系統的試驗,而非爆炸性核裝置的試驗。科雷爾答道:「我不清楚總統的意圖,但我同意那可以是一種解讀。」

美國官員周四並未澄清川普究竟是指核武運載系統的試驗,還是要結束已中止長達33年的實際核試。專家指出,若真恢復爆炸性核試,將造成嚴重破壞,並有可能引發對手升級行動,喚起冷戰時期的恐懼記憶。

副總統范斯(JD Vance)表示,試驗是確保美國核武庫運作正常的一部分。

美國與其他核武國家已長期停止引爆實際核彈頭,而改以先進的電腦模擬來維持武庫的戰備狀態。

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全球安全計劃主任卓茲登柯(Tara Drozdenko)表示:「美國沒有任何正當理由恢復爆炸性核試,這只會讓美國民眾更不安全,美國失去的遠比獲得的多得多。」

許多分析人士指出,川普這麼做可能是出於慣常的談判策略,以展現強硬姿態向莫斯科與北京傳遞訊息。川普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前於社群媒體發文稱,他已指示五角大廈在「平等基礎」進行核試,並補充說:「這個程序將立即展開。」

自本世紀以來,只有北韓在2017年進行過核爆試驗。俄羅斯近期測試兩種新型核動力武器,華府指控莫斯科進行所謂「低當量試驗」,並批評其核計劃缺乏透明度,但尚未進行全面核爆。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早前曾警告說,若有任何國家進行核試,俄方也會跟進。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周四重申此立場。

中國則一再拒絕美國歷屆政府的核軍控會談提議。儘管北京正大幅擴張其核武庫,卻鮮少表達與美俄談判的意願,理由是這兩國的核武規模遠大於中國。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核政策計劃聯合主任艾克頓(James Acton)表示:「如果目的是為了逼迫中國坐上談判桌,我認為那不太可能奏效。」中國外交部周四回應稱,希望美國遵守對核試中止的承諾及《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TBT)下的義務。

致力於削減核威脅的普勞雪基金會(Ploughshares)表示,美國若打破核試中止慣例,可能反讓對手受益,因為這將使他們有藉口展開更多試驗。

自1945年以來,美國已進行1,030次核爆試驗,佔全球總數的大多數,並掌握大量實驗數據。戰略司令部現任副司令科雷爾在今年1月才剛完成對美國核武庫的認證。

普勞雪基金會在聲明中指出:「恢復核試將使美國的對手受益,因為這讓他們得以在核研究與武器開發上迎頭趕上。」

一名不願具名的能源部消息人士透露,若進行核試,地點將設在內華達州深地下的核試場,該場地依法必須在36個月內隨時具備試驗準備。

在聽證會上,來自內華達州的民主黨參議員羅森(Jacky Rosen)表示,她的家鄉自1951年至1992年間飽受美國核爆試驗之害,並誓言要阻止川普恢復核試:「我說得非常清楚:我絕不會讓這件事發生。在我任內絕不允許。」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