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梅花媒體集團
「川習會」美中貿易休兵,美國戰爭部長海格塞斯也放軟身段強調,和平、穩定與良好關係是美中關係最佳道路,兩軍將建立溝通管道,對任何問題予以「去衝突化」。面對川習會後新形勢,民進黨仍然堅持全面抗中路線,要以實力達成和平,只是重大建軍計畫頻頻出包,缺乏實力與底氣,空談備戰難以避戰,更無法止戰。
川習會未觸及台灣問題引發各種臆測與解讀,一般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灣問題的立場符合北京期望,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對兩岸關係更具信心與戰略定力,因此沒有必要主動提出敏感的台灣問題。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就發文警告,「川習沈默對台灣不是金」,台灣並未脫離危險。
美台欠缺有效溝通管道,難以扭轉川普態度;拒絕放棄務實台獨思維,限縮兩岸溝通交流,台海情勢兵凶戰危,賴清德選擇了最危險、也最不可行的道路,就是擴大國防預算,加強軍備,正面對抗中共的統一壓力。他甚至以「大衛對抗巨人歌利亞」的神話來展現決心,只是悲壯有餘,不切實際,淪為政治口水,特別是兩岸軍力早已嚴重失衡,軍備競賽只會加速擴大落差。
兩岸軍備競賽 落差加速擴大
以空中優勢而言,中共第五代戰機殲-20與殲-35已開始服役,並正在積極研發第六代戰機,台灣空軍主力F-16AB屬於第四代戰機,美國為台灣量身打造的F-16 C/D (V)Block 70/72戰機提升為第四代半戰機,但台灣向美國採購的66架F16-V戰機一再延宕,到目前為止只完成一架,並未經過試飛。
F-16V原本預定明年全數交機現在已經不可能,媒體報導,雖然洛馬公司每天2班20小時趕工,也無法完成明年交機,洛馬也無法提供未來確切交機的時程與數量。換而言之,F-16V無法及時入列,即使台灣沒有完全喪失台海空優,處於劣勢已是不容爭辯的事實。
被列入未來五年兵力整建重點的潛艦國造(IDS)原型艦「海鯤號」情況更為嚴峻,耗費高達新台幣493億元的海鯤號不但無法如期交艦,能否通過測試都存在很大疑問。國防部長顧立雄只能含糊其辭表示,他對於整個潛艦最後能夠建造完成還是有信心的,要在11月完成確實具有很大挑戰性,其實今年交艦已確定跳票,海鯤號前途未卜。
巧合的是,美國《國家利益》雜誌與《國家防衛》月刊幾乎同步刊登有關海鯤號的評論,前者表示,儘管技術研發與造船能力基礎不足,台灣依然決定投資潛艦計劃,導致組成來自不同國家的「傭兵團隊」,計畫本質宛如「大雜燴」,造成成本升高及其它頭疼問題。另外海鯤號也面臨管理不善、資源有限與廠商內鬥等種種狀況,這對華府恐非好消息。
潛艦國造 傭兵團隊
《國家防衛》的「十字路口的台灣潛艦」評論則指出,台灣的IDS是場「豪賭」,計畫一直陷於行為不當、主其事者更替及時程不斷延宕指控中,若華府最終認為此案只是「面子工程」,而非具有戰力的計畫,對台灣的政治支持恐將鬆動。
最令人詬病的是,除了造艦過程問題層出不窮,海鯤號整個費用是日本「大鯨級」潛艦與韓國「島山安昌浩級」潛艦的2、3倍,卻毫無把握能順利造出安全、並具有戰鬥能力的潛艦。更諷刺的是,在川普訪問韓國之後,韓國即將展開發展核子潛艦(SSN)計畫,使韓國在美韓同盟中的角色從「安全消費者」轉型為「安全提供者」,而台灣的潛艦仍停頓在幼稚園階段。
整軍備戰缺乏執行力與決斷力,賴政府推動軍隊政治化、去中華民國化卻是超前部署。陸軍裝甲第584旅正式換裝M1A2T「艾布蘭」戰車,紀念臂章僅印了「TAIWAN」字樣,未見任何「國旗」、「ROC」或「中華民國」,引發外界反彈聲浪。軍人臂章具有多重意涵,除了單位識別、代表特別任務與榮譽之外,更是愛國情操與國家的標誌,正式國號被台灣取代,只是腐蝕了愛國意識與國家認同,破壞國軍戰力。
軍隊政治化 折損精神戰力
陸軍司令部的「中正堂」日前改名為「忠誠堂」,陸軍司令呂坤修挨批喪失軍人志節,想切斷國軍建軍歷史脈絡;賴清德本人在向國軍將領與部隊訓話時,也是不斷灌輸個人的政治理念,堅持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徹底破壞軍隊「國家化」原則,這種由上而下的軍隊政治化導致軍隊不知為何而戰。
前國安局長丁渝洲表示,精神戰力是現代戰爭永恆不變的因素,科技、武器則是變動的因素,賴清德就任以來,只見台灣武器裝備有形戰力無法突破瓶頸,精神戰力持續沈淪,他號稱要以實力達到和平,只知備戰,拒絕改善兩岸關係,台灣終將是世界最危險的衝突引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