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休兵,不過國民黨立委牛煦庭今天(7日)指出,美中實質上仍各自奉行單邊主義,但民進黨政府缺乏預判與應變能力,導致台灣產業面臨「雙重威脅」:一邊是美國的對等關稅談判壓力,一邊是中國大陸稀土出口管制。他示警,在中國大陸長臂管轄影響下,民進黨政府推動的「五大信賴產業」,特別是無人機產業很可能承受巨大衝擊,成為首個斷鏈犧牲者。
牛煦庭是在立法院會施政總質詢做出上述表述。他指出美國關稅名為對等,實則是單邊色彩。且美方主張對超過百國實施關稅調整,但該政策在美國參議院遭到51比47票否決,最終結果仍待美國最高法院裁決。
「美國內部的政治變數,將直接影響台美談判成果,」牛煦庭表示,行政院不能僅以「止損」為目標,更應該兵棋推演,提出不同情境下的因應方案,包括是否加速談判、延後決策或預作最壞打算。
牛煦庭指出,川習會後,中國大陸雖宣布延後稀土出口管制,但並非真正取消;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表明,一旦中國大陸重啟限制,美國將重新課徵關稅。這意味雙方經貿休戰僅是權宜之計,稀土供應鏈風險未解。另外,中國大陸商務部同時擴編「產業安全與進出口管制局」人力,顯示北京有意將稀土政策制度化,成為長期戰略手段:「這是標準的單邊主義手法,透過經濟管制影響全球科技供應鏈。」政府不能再抱持「會談和緩」的幻想,應該預先因應稀土供應中斷的情境。
他並指出,稀土出口管制對台灣「五大信賴產業」(半導體、AI、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衝擊廣泛,又以無人機產業將首當其衝。據全國商業總會2025年9月研究報告,台灣95%稀土磁體、86%稀土金屬化合物均仰賴中國大陸進口,一旦遭中國大陸管制,無人機產業鏈可能出現斷料危機。
牛煦庭強調:「政府喊打造『非紅供應鏈』,但相關材料無法迴避『紅色稀土』。」呼籲經濟部應盤點全國產業稀土存量,建立戰略儲備制度。
經濟部長龔明鑫表示,政府已經啟動稀土回收計畫,工研院已經具備公斤級的提煉能力,預計2030年前達到國內1/3稀土自給率;牛煦庭回應,國內產業每年稀土剛性需求約1500公斤,政府要在2030年靠回收達到年產500公斤的稀土,難度非常高。
牛煦庭表示,政治意識形態不能當飯吃,產業鏈卡脖子才是眼前的危機。美中都在打單邊主義牌,台灣卻沒有對策。這不是要選邊,而是要選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