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水荒極度危急 佩澤希齊揚:再不降雨將撤離首都民眾

伊朗面臨6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水庫幾已見底。圖/取自Israel News Pulse《推特》
伊朗面臨6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水庫幾已見底。圖/取自Israel News Pulse《推特》

當地時間上周五(7日),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Masoud Pezeshkian)警告,首都德黑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水資源與能源危機,情勢已「極度危急」,水庫蓄水量已降至60年來最低,若11月底前仍無降雨,將被迫實施飲用水配給;若乾旱持續,甚至不排除疏散全城。

美聯社報導,德黑蘭已連續第6年陷入乾旱,5大主要水庫中,東部拉蒂揚水庫(Latyan Dam)蓄水率僅剩9%,存量約900萬立方公尺。能源部副部長賈萬巴赫特(Mohammad Javanbakht)近日指出,此為「關鍵警戒」狀態。德黑蘭市人口約910萬,大德黑蘭省總人口達1450萬,高度依賴水力發電;然而河川與濕地乾涸,導致發電量暴跌,部分電廠因缺乏冷卻水而停機,官方稱此次水荒「史無前例」。

伊朗能源結構仍以水力與化石燃料為主,太陽能與風力僅佔總發電容量一小部分。國際間長期的制裁、投資者疑慮與數十年基礎建設投資不足,阻礙能源多元化。專家警告,水資源短缺與電力危機已形成惡性循環:水力發電下降,火力電廠又因冷卻水不足而減產。

批評人士指出,長期政策失當是禍首之一。鋼鐵、水泥、石化等高耗水產業被設置在最乾旱的內陸地區。國會議員塞帕萬德(Reza Sepahvand)抨擊此為「錯誤政策」,本應將工廠設於沿海,利用海水淡化。伊朗國家水資源與空間規劃組織現呼籲將這些產業遷至沿海地區。

農業用水更佔全國淡水消耗約80%,多以低效灌溉種植需水作物於乾旱區。農業部官員穆罕默迪(Gholamreza Gol Mohammadi)8月警告:「我們必須現代化」,落後灌溉方式正加速地下水枯竭,也因抽水系統故障加劇停電。

生態災難也持續惡化。沙塵暴頻襲主要城市,曾為全球最大鹹水湖之一的西北部烏爾米亞湖(Lake Urmia)現已幾近乾涸,留下廣袤鹽灘,惡化周邊城市空氣品質。

當局已啟動緊急應變,包含限制工業用水、推廣節水設備,並研議短期海水淡化方案。佩澤希齊揚強調,氣候變遷與人為因素雙重夾擊,若無大規模降雨,德黑蘭將面臨「生存危機」。氣象單位預測,11月中旬前降雨機率偏低,危機迫在眉睫。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