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惡意剪輯 川普威脅索賠10億美元 BBC陷入一場生存之戰

川普演說的剪輯醜聞加劇了英國對BBC未來與經費的爭論。圖/翻攝自Global News YouTube頻道
川普演說的剪輯醜聞加劇了英國對BBC未來與經費的爭論。圖/翻攝自Global News YouTube頻道

英國廣播公司BBC正捲入一場關乎未來的政治風暴。《全景》(Panorama)節目被揭發「惡意剪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國會山莊暴亂前的演說後,總監戴維(Tim Davie)與新聞暨時事部門執行長特內斯(Deborah Turness9日雙雙請辭。川普10日進一步施壓,向BBC寄出律師函並索賠至少10億美元。這場爭議迅速演變為英國輿論戰:保守派藉機大加撻伐,而自由派則主張儘管BBC有缺陷,但仍值得捍衛。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BBC發言人表示:「我們會檢視這封信,並在適當時候回覆。」川普在第二任內已多次向包括CNN在內的新聞機構寄發律師函。

這類威脅信往往不了了之,但他仍對《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與《得梅因紀事報》(Des Moines Register)提出訴訟。

BBC高層坦認錯誤

BBC主席沙阿(Samir Shah10日為這起202410月播出的紀錄片「判斷錯誤」致歉,英國媒體也被這起剪輯醜聞佔據版面。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這段誤導性剪輯出於政治動機,也沒有跡象表明戴維與特內斯事前知情。

川普的律師10日表示,BBC「蓄意並以欺瞞方式剪輯,意圖干預美國總統大選,構成對總統的誹謗」。

這封由CNN取得的律師函指控BBC誹謗,並宣稱川普因此蒙受「巨大財務與名譽損害」,即便當時幾乎沒有人指出錯誤。

事件起因於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日前揭露一份「內部報告」,內容顯示BBC錯誤拼接畫面。該報導引發連鎖效應。這部選前紀錄片將川普於202116日華盛頓橢圓形廣場(Ellipse)演說中不同段落拼接在一起,使他聽起來像是在號召群眾前往國會山莊「奮力一戰」。

事實上,川普當天語氣雖激烈,但原始演說中,「拚命戰鬥」的呼籲與「我們要走到國會,為勇敢的參眾議員加油」的語句並非連貫。

沙阿10日在致國會委員會的信中坦承:「演說的剪輯方式確實給人一種直接號召暴力行動的印象。」

加深BBC的信任危機

這起剪輯醜聞加劇了英國對BBC未來與經費的爭論。保守派趁機再度攻擊這家公共廣播機構。BBC資深記者辛普森(John Simpson)週日晚在X平台寫道:「BBC正面臨一場有組織、帶政治動機的攻擊。」他稱讚辭職的戴維與特內斯,並表示:「我們現在得為捍衛公共廣播奮戰,因為它也正受到威脅。」

這場爭議的核心在於對BBC的「信任」。BBC的批評者包括討厭其新聞報導的政治人物與覬覦市場份額的媒體大亨,他們認為BBC的公信力已永久受損。

前保守黨黨魁、曾於2022年短暫出任首相的特拉斯(Liz Truss9日寫道:「我很高興美國總統與全世界終於看清BBC的真面目。從性別議題到經濟與加薩,BBC一再歪曲事實,重創英國政治與政府。這應該是國營廣播的終結。」

經費審查與政治壓力

保守派長期反對英國民眾支付BBC節目收視費。政府目前正在審查BBC的《皇家特許狀》(Royal Charter),包括該費用制度,此憲章將於2027年底到期。這次審查為BBC的批評者提供改革契機;同時,BBC也正努力開拓新收入來源,並轉型以因應數位時代。

《每日電訊報》日前的報導引述一份由前獨立編輯標準顧問普雷斯科特(Michael Prescott)撰寫的備忘錄。普雷斯科特受聘檢討BBC新聞準則,並警告董事會存在「嚴重問題」與領導階層的「不作為」。他以川普紀錄片為例,並批評BBC在以哈戰爭、性別認同、種族多元等議題上的報導也多次偏頗或出錯,強調「錯誤不斷重演」。

沙阿10日回應指出,BBC「在發現錯誤時已公開更正;修訂新聞編輯準則,使BBC在各議題上的立場更為明確;在人事上作出調整,以處理管理層的深層問題;並對相關人員採取懲處措施。」他同時呼籲外界「保持理性看待」,並強調BBC仍製作了「數千小時具水準的新聞報導」,不應因單一事件而全盤否定。

「敵人想要BBC消亡」

不過在輿論狂潮中,理性往往最先被捨棄。英國資深記者魯斯布里傑(Alan Rusbridger)週一指出,BBC如今「陷入一場生存之戰」。他認為川普紀錄片的錯誤「確實嚴重」,但BBC的敵人想要的是整個機構「枯萎或消亡」,而那樣的結果「對所有人都將是損失」。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政治主筆希瑞姆斯利 Robert Shrimsley)則在X上提醒,不應忽視這場爭議背後的政治性:「BBC確實犯下重大錯誤,但同時存在一場真實且協調一致的右翼媒體運動,意圖摧毀它。兩者可以同時成立,即使BBC糾正錯誤,攻擊仍不會停止。」

駐基輔的BBC外交記者蘭德爾(James Landale)閱讀相關報導後,也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我們並不完美,必須不斷進步。但在這個日漸黑暗的世界中,我們仍是一束光。」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