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日前舉行線上座談,智庫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分析台灣政府正積極尋求在年底前重新安排總統賴清德過境美國,以避免行程受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2026年4月訪問北京的計畫影響;涉外人士坦言,「川習會」結束後,我國駐美代表處持續爭取,希望讓賴清德能夠順利過境紐約。
葛來儀認為,台北希望盡速敲定賴總統的轉機規劃,「最好是在年底之前」。她分析,隨著川普團隊開始安排2026年4月訪陸,台灣方面擔憂,時間越逼近該會面,美方就越容易避免安排任何可能損及美陸關係或影響最終協議的動作。
葛來儀指出,據她了解,美方先前並未取消賴清德過境,只是拒絕賴清德以紐約為過境地點,但中南美洲返台途中過境一事已獲批准。她認為今年底過境紐約的可能性「仍是未知數」,並建議台灣或許可以考慮過境其他城市,如同前總統蔡英文在第一任期選擇過境邁阿密一樣。
針對近期川習會未提台灣議題,葛來儀判斷是因川普在會前對台灣問題極度謹慎,展現了「對中國核心利益的尊重」,讓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川普的處理方式相當滿意。但她強調,這不代表台灣議題退居次位,明年兩人再會時,習近平很可能深入談論台灣,但「川普最終的優先事項,是避免美國捲入台海戰爭」。
對於葛來儀的分析,民進黨團幹事長鍾佳濱表示,他對此表示感謝,葛來儀的善意提醒讓民進黨團知道,在考量中美關係的因素下,賴清德若要出訪,最佳時機確實是今年年底以前。
鍾佳濱認為,這番提醒也表達了「台美雙方不言可喻的默契」,川普必然會慎重處理與中方的關係,但同時也會對台灣現狀和台海維護有所表達,相信未來台美雙方將會就此議題往共同方向努力。
而外交部則回應,目前沒有相關資訊可提供,若有進一步消息,將由總統府對外公開說明;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稍早時事聯訪時也被問及此事,黃國昌回應稱,賴清德以總統身分出訪能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他認為是好事,但要好好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