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成都市台辦主辦的第八屆「一人一伴·微拍秀 2025年海峽兩岸大學生創意短視頻創作活動」近日在成都啟動,這項活動設計的重點不是兩岸大學生分組「對抗」,而是兩岸大學生依五個主題混合編成五個組「合作」製作短視頻,最後接受評選。
主辦單位指出,影像,是年輕人表達自我的最佳方式,短視頻時代,每個人都是記錄者,每一幀畫面都承載着故事與情感;兩岸同根同源,中華文化是連接彼此的紐帶,如何讓兩岸青年以最真實、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建立文化共鳴,成為當前兩岸交流的新命題;因此,本次活動不僅是一場創意短視頻的交流,更是一次沉浸式的文化之旅,來自海峽兩岸的優秀大學生將跨越地域限制,在成都實地採風、深度體驗、攜手創作,讓影像成為溝通彼此的橋樑,在光影交錯間展現共同的文化記憶。

本次活動以「一人一伴」為特色,16位台灣大學生將與20位四川電影電視大學學生組隊搭檔,分為5組,感受西南交大、四川影大的校園氛圍,共同參與體驗五大主題活動,最終攜手策劃、拍攝、剪輯完成5部短片作品;兩岸青年將通過實地採風+影像創作的方式,深入成都城市的肌理,感受千年古韻與未來都市的交織,在巷陌街頭邂逅故事,在光影定格間捕捉屬於成都的獨特溫度。
5組創作團隊成員將完成5部3~5分鐘短視頻,每個團隊將承擔從構思到拍攝、剪輯等全過程的任務,在導師的幫助下,發揮創造力與團隊協作,打造出富有創意、緊貼主題的短片。
至於五大創作主題則包括「邂逅熊貓萌力趣影」、「探祕古蜀千年文明」、「中國高鐵奇妙之旅」、「尋味舌尖川香美食」、「探尋千年詩韻與三國風雲」,藉以開啓兩岸青年影像創作挑戰。

「記錄熊貓萌力趣影」主題,兩岸大學生在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進行採風,這是大陸最知名的大熊貓展示地點,除擁有244隻大熊貓外,最重要的是擁有最多知名熊貓,如花花、北辰、金寶、文靜、喜倫等,其中的「功仔」則是動畫片《功夫熊貓》阿寶的原型,它也是花花的哥哥。
台灣大學生拍攝憨態可掬的熊貓日常,記錄與熊貓互動瞬間,捕捉全球遊客打卡熊貓的歡樂場景,用鏡頭定格熊貓萌力,製作充滿趣味的攝影和視頻作品;有些台灣大學生直呼:「從來都沒看過這個多的大熊貓。」
「探祕古蜀千年文明」主題,兩岸大學生走進金沙遺址博物館,領略黃金面具、太陽神鳥的神祕,觸摸青銅文明的厚重歷史,親眼見到3000多前古蜀先民的漆器遺存;到訪成都漆器廠,在非遺匠人張明珠的指導下,親手製作珍貴漆器,用指尖觸摸古蜀文明的活態傳承。
「高鐵零碳新體驗」主題,兩岸大學在進西南交通大學,親身見識大陸高鐵技術的搖籃,在軌道交通運載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瞭解世界最先進的高鐵技術「高溫超導磁浮」技術,在高鐵模擬實驗平臺,體驗駕駛高鐵,感受風馳電掣的速度與激情。參觀成都碳中和典型案例,近距離感受成都在綠色發展領域的實踐成果,感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魅力。

「尋味舌尖川香美食」主題,在成都川菜博物館,「吃過川菜,不知川菜歷史」的兩岸大學,親身體驗郫縣豆瓣的醇厚發酵,到回鍋肉的絕妙火候,匯聚麻辣鮮香的地道川菜,傾聽記錄川菜匠心傳承的故事,感受川菜文化的獨特魅力。很多台灣大學生從未下過廚房,但炒宮保雞丁爆出的火苗,讓他們第一次見識到做菜的刺激。
「探尋千年詩韻與三國風雲」主題,「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循着杜甫的詩句,踏入武侯祠和杜甫草堂,武侯祠古柏蒼翠,訴說着三國英雄的壯志豪情;杜甫草堂竹影搖曳,留存着詩聖的家國情懷;在這裏,兩岸學子記錄下千年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情感。
雖然這次參與活動的學子多為新聞、影劇專業,但主辦方還是透過「大咖Workshop培訓工坊」請來影視專家、電視台資深紀錄片專家、影像導師共同坐鎮,針對拍攝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專業的攝影、燈光、音效等技術指導,確保每一部短片在畫面表現、故事講述和情感傳遞等方面都能夠達到最佳效果。
最後,上映是檢驗創作的唯一真理,主辦單位表示,所有作品將進行線上線下同步展映,展映當天,短片將在活動的專屬平台上發佈,並通過直播與互動形式與觀衆共同分享創作心得和幕後故事;與此同時,現場將邀請專家評審團、成都市媒體代表,對每一部作品進行專業評審,評選出最佳創意獎、最佳影像獎、最具人氣獎等多個獎項。
線下則將舉行首映式與頒獎典禮,兩岸學子將與媒體和嘉賓面對面交流,展示他們的創意成果;優秀作品將在成都市廣播電視台Chengdu Plus海內外社交媒體平台等多個平台展映,讓全球華人都能見證兩岸青年的創意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