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院無異議通過《台灣保證實施法案》  要求國務院定期更新對台交往準則

美國參議院(圖)無異議通過《台灣保證實施法案》。圖/取自福斯新聞《YouTube》官方頻道
美國參議院(圖)無異議通過《台灣保證實施法案》。圖/取自福斯新聞《YouTube》官方頻道

當地時間周二(18日),美國聯邦參議院無異議通過跨黨派提出的《台灣保證實施法案》(Taiwan Assurance Implementation Act),該法案要求國務院至少每5年全面檢視並更新對台交往政策指引,並在法案生效後90天內向國會提交報告,以因應中國對台威脅快速變化的地緣政治情勢。

法案此前已於眾議院過關,現送交總統川普待簽署後正式生效。

綜合中央社與共和黨參議員柯寧(John Cornyn)新聞稿,此法案由共和黨參議員柯寧與民主黨參議員庫恩斯(Chris Coons)領銜推動。柯寧表示:「中國對印太地區穩定、包括我們的朋友與盟邦台灣所構成的威脅正不斷演變,我們的外交指引必須與時俱進。這項立法將在最需要的時刻,協助國務院重建強有力的台灣策略」。

庫恩斯則指出:「我今年親訪台灣,親眼見證台灣對維持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重要性。這項法案延續國會長期支持美台關係的傳統,強化我們共享的價值與區域穩定」。

該法案可視為2020年《台灣保證法》(Taiwan Assurance Act of 2020)的強化版本,核心在於打破1979年美與中華民國斷交以來,國務院自行設下的對台官員交往「紅線」。現行法律僅要求國務院一次性審查對台交往準則並向國會報告,新法案則要求國務院在準則生效期間至少每5年定期審查一次(部分版本提及每2年),並提出具體計畫逐步解除仍存在的限制,確保交往方式充分反映美台長期、全面、以價值為基礎的夥伴關係,並體現台灣作為民主夥伴與尊重人權的自由開放社會之重要性。

這項法案最初於2025年2月由眾議院共和黨議員華格納(Ann Wagner)、已故民主黨議員康納利(Gerry Connolly)、民主黨議員劉雲平(Ted Lieu)等人共同提出,並於5月在眾議院無異議通過。此前2023年類似版本雖在眾議院高票過關,但於參議院卡關。此次參眾兩院順利完成立法程序,展現美國國會對強化美台關係的高度跨黨派共識。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