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承認憲法「一國兩區」 邱垂正:兩岸就是互不隸屬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不認「一國兩區」說法,強調兩岸「互不隸屬」。圖/記者高陸攝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不認「一國兩區」說法,強調兩岸「互不隸屬」。圖/記者高陸攝

國民黨副主席蕭旭岑先前談及黨主席鄭麗文的兩岸路線時表示,兩岸交流必須「回到中華民國憲法」,也就是依憲法中「一國兩區」的規定處理兩岸關係,才能確保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對此,陸委會主委邱垂正20日回應,此種說法「太過簡化」,還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才是台海現狀的客觀事實。

邱垂正上午接受廣播節目專訪,主持人一開始即援引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中「自由地區」、「大陸地區」用語,指出自由地區一般指台澎金馬,大陸地區則是對岸,詢問陸委會如何看待「一國兩區」這種政治描述與憲法規定。

不過,邱垂正不接受「一國兩區」說法,而是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是客觀事實,也是目前台海現狀;至於個別政黨的兩岸路線,他表示,台灣是民主社會,政府不對政黨主張做進一步評論。

邱垂正不認一國兩區,但重申,政府一貫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相關法規處理兩岸事務,並將「四個堅持」作為維持現狀的核心;他強調,在不卑不亢的前提下,致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與繁榮,這是現階段政府的對中政策方向。

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關係惡化,陸方一再呼籲回到「九二共識」,陸委會則始終拒絕。邱垂正表示,「九二共識」本身引發許多爭議,如果把複雜的歷史與法律問題過度濃縮在幾個字裡面,「會不會有超譯的問題」,因此對各政黨的路線不願多加評論。

邱垂正又稱,從「九二共識」談起,民眾首先要問的一個問題是「中華民國在哪裡?」在一個模糊的概念包裝之下,無論是「九二共識」或「一國兩區」,都塞入了太多意涵,真正關鍵是「我們的主權在哪裡、還有沒有主權空間」;他擔心,「一國兩區」說法被對岸引用。

國民黨方面,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今天受訪時表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已說得很清楚,在國家尚未統一之前,「在一國裡面有兩個區域」,也就是「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但都屬於中華民國。

蕭旭岑也回應指出,早在2002年4月4日,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就曾公開表示,中華民國憲法是「一國兩區」架構,且「不能調整」,強調第一個提出這個概念的是蔡英文而非他本人,還反嗆民進黨若要處分相關說法,「應先開除蔡英文」。

蕭旭岑今天在民進黨中國部的臉書下方留言,質疑綠營雙標。圖/擷取自民進黨中國部臉書

蕭旭岑今天在民進黨中國部的臉書下方留言,質疑綠營雙標。圖/擷取自民進黨中國部臉書

節目中也提到近期引發爭議的陸配參政問題,花蓮村長鄧萬華因無法提出放棄大陸國籍證明,遭內政部解職,不過,在花蓮縣府的訴願委員會又將此案逆轉,引發各界關注。對此,邱垂正稱,只要涉及民選公職,即適用《國籍法》第20條,中華民國國民一旦取得外國國籍,就不得擔任中華民國公職;他強調,這項規定適用於所有中華民國國民,「並不是針對陸配」,過去也有立委因被查出持有美國籍而喪失公職資格,而阿根廷、厄瓜多、烏拉圭、摩洛哥等國家也不允許人民放棄國籍,「同樣不能擔任民選公職」。

不過,國民黨團今天則召開記者會回應,藍委羅智強表示,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大陸地區不是外國」,因此根本沒有《國籍法》適用的問題,對於陸配的規範,應回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而非套用《國籍法》;他並指出,大法官過去多次解釋,也清楚指出大陸地區人民是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加以規範。

藍營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則批評,民進黨政府「知法、玩法、亂法」,用本不適用的《國籍法》套在陸配頭上,等於剝奪陸配參政權,踐踏《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他表示,國民黨團將研議提出《國籍法》修法,擬增訂所謂「防操弄條款」或「防小人條款」,讓陸配的參政權不再被《國籍法》限縮,以保障其參政權利,「這才是民主法治國家應有的程序」。

至於各界關心的台北上海雙城論壇是否再生變數,邱垂正表示,政府一向支持「合情、合規、對等、尊嚴,且不預設政治前提」的兩岸交流,城市交流應回到市政本質,不應牽涉中央權責或配合統戰宣傳。

邱垂正透露,目前台北市政府尚未重提今年論壇的專案申請,「如果提出來,我們會依規定審查,並提供必要協助」;他指出,相關備忘錄(MOU)已完成修改,若內容與今年9月申請版本相同,陸委會將「以最快速度同意」,強調制度存在,窗口沒有關上。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