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家園翻篇!經濟部:核一無望 核二、核三拚重啟 最快2027年見曙光

經濟部27日已正式核定台電核電廠現況評估報告,換言之,核二及核三廠未來都將重啟,最快重啟時間為2027年。圖為位在金山萬里的核二廠。圖/取自維基百科
經濟部27日已正式核定台電核電廠現況評估報告,換言之,核二及核三廠未來都將重啟,最快重啟時間為2027年。圖為位在金山萬里的核二廠。圖/取自維基百科

台灣核電政策出現重大轉折!經濟部昨(27日)已正式核定台電核電廠現況評估報告,核一廠因設備拆除嚴重、老化及安全風險高,不具再運轉可行性;核二、三廠初步評估具備再運轉條件,將同步啟動自主安全檢查及研提再運轉計畫,台電預計明年3月提交再運轉計畫,最早可望2027年重啟核三廠。這一決定也確認民進黨過往的「神主牌」非核家園,走入歷史。

核一廠:設備拆除多、老化嚴重 再運轉無望

經濟部表示,核一廠兩部機組已分別停機超過11年及8年,多數重要發電設備已拆除,儀電組件需全面汰換或升級。且核一廠機組設計與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事故同型,日本同型機組已進入除役,因此核一廠被判定不具再運轉可能性。

經濟部指出,核一廠停機長達數年,若要重啟,不僅需重建多項設備,也需進行全面安全評估與耐震補強,投入資源龐大、風險高,短期內重啟難度極高。

核二、核三廠初判具再運轉條件

至於核二廠,目前發電系統停機超過2年,但安全及支援系統仍依營運期間定期大修及維護,經初步評估,尚具再運轉條件。核二廠仍需完成長大修與復原管制計畫,及反應爐內核燃料移出作業,安檢期程相對較長。

核三廠機組設備保存完整,反應爐已清空,燃料池尚有空間。經初步盤點,核三廠也具再運轉可能性,但部分設備涉及原廠專利,須獲原廠協助完成自主安全檢查與技術審核。

 

台電明年提交再運轉計畫 自主安檢將耗1.5至2

經濟部指出,核二、三廠將依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及相關辦法,啟動自主安全檢查,評估各項設備是否可延長運轉年限及必要補強。核三廠預計1.5至2年內完成自主安全檢查,並提交再運轉計畫;核二廠則因乾貯設施延宕及核燃料移出需額外時間,安檢期程將更長。台電預計明年3月完成提交核二、三再運轉計畫,送核安會審查。

核安會將依計畫內容進行同儕審查及國際技術評估,確保核電廠符合國際安全標準。核電重啟程序同時須取得社會共識,台電也將提交「再運轉執行結果報告」及「重啟安檢報告」,作為核安會審查依據。

核電政策轉折:政策髮夾彎?

這份核電現況評估報告,標誌台灣核能政策出現「大逆轉」。多年來,核一、二、三廠重啟因執政黨「非核家園」考慮及社會反核意見而停滯,這次核二、核三初判可再運轉,顯示政府在能源政策上可能面對新的平衡點:在能源供應壓力下,核電仍被視為穩定電源的選項。

經濟部強調,核電廠重啟須遵守「兩個必須、三個原則」:包括自主安全檢查必須完成、國外技術同儕審查必須通過,及核安符合國際標準。此外,核二、三廠再運轉仍須社會共識,才可正式進入運轉階段。

能源專家分析,核二、三的重啟若順利,將為台灣提供中長期電力穩定支撐,減緩火力發電依賴,並降低碳排放壓力。然而,重啟過程涉及設備檢測、核燃料移出、原廠協助等繁複程序,實際重啟仍需耗費數年。

台電與核安會:自主安檢、再運轉計畫密不可分

核二、三廠再運轉的關鍵在於自主安全檢查及後續核安會審查。台電說,核三廠自主安檢需1.5至2年,核二廠安檢期程更長;自主安檢完成後,將依結果研提再運轉計畫,提交核安會審查。若核安會核准,台電將執行再運轉計畫,並持續監控安全。

核三廠如今幾確定重啟,「非核家園」的謬誤卻如過眼雲煙般被視而不見,彷佛對台灣一點沒影響。圖/取自維基百科

核三廠如今幾確定重啟,「非核家園」的謬誤卻如過眼雲煙般被視而不見,彷佛對台灣一點沒影響。圖/取自維基百科

核安會也提醒,重啟核電廠不只是設備檢測,更須符合國際安全標準,包括核燃料管理、地震耐受度、供電系統可靠性、應急計畫及環境監測等多項面向。核二、核三廠能否如期重啟,仍依賴完整自主安檢及核安會嚴格審查。

依目前粗估,位在新北貢寮的核二廠位機組2部,每部單機容量985 MW,總裝置容量1970 MW;屏東恆春核三廠機組數量也是2部,總裝置容量2130 MW,核二、三廠若都重啟,總裝置容量可達4100 MW,占台灣全年用電量約 12~14%。

核三重啟公投時  莊瑞雄喊:開啟核能潘朵拉盒子

核能使用如今已納入全球重要國家綠電使用的重要來源之一,已成為半導體及AI重鎮的台灣,電力能源早已不夠,包括立場偏綠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都認為台灣已到了不得不使用核能的時間點。今年823大罷免暨「重啟核三公投」辯論時,反方代表、民進黨立委莊瑞雄說,他代表屏東在地人聲音,一定要點出有關重啟的多項問題:一,《核管法》修法與本場公投的成立,是在藍白惡意碾壓下產生;二,核三廠位於墾丁南灣,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1977年規劃墾丁國家公園、1978年在國家公園旁邊動工興建核三廠;三,核三如果重啟,會開啟潘朵拉的盒子,核一、核二、核四,也都會開始討論重啟;最後,屏東承擔核能風險四十年,不應該由外地人決定核三的重啟與否。

經濟及民生需求的問題卻不斷政治化,最終證明了民進黨10餘年來「非核家園」決策的謬誤。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