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中心年度企劃出爐  亞洲藝壇盛事12年後重返台灣

北藝中心董事長王文儀介紹年度企劃,希望打造一座民眾自然想親近的場館,實踐『Open for All』的願景。圖/田瑜萍攝
北藝中心董事長王文儀介紹年度企劃,希望打造一座民眾自然想親近的場館,實踐『Open for All』的願景。圖/田瑜萍攝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暌違12年,將於今年9月主辦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AAPPAC)年會,聚集來自亞太地區超過20個國家的77位會員代表,北藝中心將利用這場國際盛事聚集而來的節目buyer,規劃臺灣表演藝術櫥窗計畫(Showcase),以評論家嚴選(the critic's choice)的角度,安排2030個台灣團隊演出,希望能將更多台灣特色團隊推向國際,呈現台灣創作的多元樣貌與豐沛能量。

這場Showcase也將首創在台北藝術節中,並規劃票選機制,觀眾能透過票選,推薦他們心目中的優秀作品。AAPPAC年會包括有44間重量級表演藝術中心,以及33間藝術場館及組織,像是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墨爾本藝術中心、雪梨歌劇院、東京新國立劇場、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等都將與會。

年會內容將聚焦在全球表演藝術場館面臨的新挑戰,討論藝術創新、在地連結、長久永續、AI技術等4大議題,藉由國際場館經驗分享,發揮深度的實質交流。王文儀指出,除了台灣表演藝術櫥窗計畫(Showcase),面向大眾的藝術呈現則有「雙核心策略」,包括幫藝術家規劃開放觀眾參與的「前進中」展演(Process),讓新創者在過程中與目標群眾相見與交流。

而在場館演出的重要藝術家,則會規畫藝術家深度閱讀(Profile),如今年台北藝術節的節目有第20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的導演黎煥雄、國家文藝獎得主導演王榮裕、法國編舞家瑪蒂德莫尼葉(Mathilde Monnier)攜手,以已故的義大利作家、後新現實主義時代電影導演皮耶保羅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為主題的劇場作品,透過作品播放、講座、論壇、工作坊等活動,提供觀眾多角度閱讀大師作品的可能性。

除了人才養成,產業的扶植也是北藝中心致力方向,在上半年將以「集市」概念,讓音樂劇在北藝百花盛放,對於具有潛力的音樂劇作品,也提供定目劇概念,讓團隊有足夠的檔期測試市場能量。

另外也將透過台北藝術節、台北兒童藝術節及台北藝穗節持續擴大觀眾族群,將增加台北兒童藝術節前進社區免費演出的場次與延伸檔期,將完整涵蓋台北市12個行政區。

北藝中心董事長王文儀表示:「2024年將進一步把『亞洲共製中心』與『城市藝術劇院』的目標做得更深、更廣,透過節目策展與全方位無死角的場館服務,打造一座民眾自然想親近的場館,實踐『Open for All』的願景。」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