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要求從比亞迪到吉利汽車等電動汽車(EV)製造商,大幅增加向本土汽車晶片製造商的採購,這是減少對西方進口產品依賴、促進大陸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行動之一。
彭博社引述熟悉內情的人士透露,大陸工信部今年要求汽車製造商擴大對國產零部件的採購,以加快大陸晶片的採用。這些人士說,工信部的技術監管部門此前曾制定一個非正式目標,要求汽車製造商到2025年在本地採購五分之一的晶片,但對進展速度越來越不滿意。
據了解,工信部現在直接指示企業儘可能避免使用外國半導體。其中一位人士說,這意味著海外晶片公司實際上須通過中芯國際或華虹半導體等本地代工廠生產晶片。另一位人士說,在一家主要國內品牌最近進行的一次招標中,一家外國競標者未能獲得合同,儘管它們估計其報價比最終中標者低30%。
這些事態發展反映出中方正在加大力度激勵自己的科技行業,這也是對美國試圖通過制裁和限制先進技術銷售來遏制中國晶片開發的回應。
大陸對汽車業的指令給從英偉達和恩智浦半導體到瑞薩電子和德州儀器等外國企業業務,帶來了不確定性,這些公司與大陸本土企業競爭,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供貨。
在本月的兩會上,大陸重申打破美國在關鍵領域控制的長期目標,擴大了對從半導體製造到量子計算等戰略關鍵領域的國家控制。在此背景下,大陸通過補貼和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華為。
目前,大陸正建立一個規模超過270億美元的基金,以推動晶片投資,並將全國範圍內的科研支出提高到510億美元以上。
中國最大的汽車晶片和軟體供應商包括華為、龍芯中科、兆易創新和聞泰科技。許多供應商,如納芯微電子和斯達半導體已在所謂的成熟或低端節點建立相當大的產能。大陸工信部的政策可能會削弱這些企業部分產能,這將以犧牲外國競爭對手的利益為代價。
雖然美方在2022年出台的規定減緩了大陸發展先進晶片製造能力的速度,但基本沒有影響大陸使用14奈米以上技術的能力。這促使大陸企業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快地建設新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