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案震驚社會,專家指出社工人力不足是結構性問題:「美國1名社工服務2個家庭,台灣1名社工服務50個、甚至上百個家庭,這是什麼工作量!」民間團體呼籲儘速制訂《社會安全法》及《社會服務人員保障法》,以免憾事再發生。
台灣公益聯盟於今天(26日)舉辦「保母管不住,社會安全大破網!」座談會,聯盟創辦人鄭龍水一開始率領與會人員起立默哀1分鐘,為剴剴被凌虐致死表達哀悼,並表示應儘速制訂《社會安全法》及《社會服務人員保障法》,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鄭龍水說,過去類似虐童案不是沒有,但這次引起這麼大關注,實是因為太駭人聽聞,可見台灣的社會安全網不管是1.0、2.0版,都是大破網!今天找來各方學者專家,希望能夠從各自工作岡位找到解決之道。
徐瑜:照顧不能只靠本能或愛心
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理事長徐瑜從受照顧者、照顧者、照顧系統、阻止或預防、替代性照顧等5個面向,檢視此次保母虐待出養兒事件的「風險」問題,包括:兒童的特殊需求和過去的照顧經驗如何?尤其年紀小、難以表達需求、有特殊需求的兒童風險更高;此外照顧者的知識、身心狀況、工作報酬以及專業價值是否得到充分支持?「其實台灣當前的社會價值滿輕視照顧工作,好像覺得只要靠本能、靠愛心就可以勝任,但其實照顧工作需要實質的資源來支持!」
此外,照顧系統的評核機制、支持、督導是否足夠?全日型照顧需要更多支援系統,另外我們也常常忽略「家庭」是一種封閉型照顧,應該增加其和其他照顧系統的互動頻率;釐清目標:究竟是要預防或僅是阻止風險?最後是國家的角色,如何評估各種照顧專長、風險和資源,以確保兒童得到適當的照顧?
翁士恆:兒童照顧者失去人性 問題在哪
「社工上銬的畫面,看了讓人實在很傷心!」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翁士恆表示,這是一個讓我們檢視社會安全網的機會,而不只是新聞呈現保母或社工疏失。他表示,身為心理師,社工一直是一線夥伴,社工的壓力和案量非常龐大,還是所有證照人員中最低薪。社工工作充滿巨大風險,面對各種加害者和高關懷對象,還必須投注高度信任,可以因為社工沒有懷疑訪視對象,而說他失職嗎?如何提高第一線創傷及暴力機制的敏感度,絕對不能僅要求社工,這是整個社區的工作。
翁士恆表示,現在的照顧系統都是「打包制」,從中央往外一直發包,結果愈邊緣、愈需要照顧者,反而被推到愈外圍。社工是一個倫理的工作,這個工作本質上相信同理心,相信例外狀態的對象可以受到夠好的照顧,而剴剴案是極端的狀態,是人性危機:「一個照顧孩子的工作者變成虐兒,這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何會失去人性,把一個弱小生命當成『非人』來看待?」
周明湧:我國兒少預算過低
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執行長周明湧表示,中華民國自詡是自由民主國家,少子化已是國安危機,但每次發生虐童案,政府都是檢討民間。14年前「曹小妹人球案」,當時政府就說社工人力不足,現在檢討問題還是說人力不足,根源就在政府過低的兒少預算。我國在動用國內生產挹注兒少支出遠遠低於OECD國家,直到2023年占GDP才提升近2%,換句話說,政府每賺100元的GDP,只肯花在孩子身上2元不到。
周明湧說,1個兒虐社工身上有50個案子,請問1個月上班22天,如何服務這麼多家庭?每訪視1個家庭再加上寫報告就要花掉2、3個小時,這還是順利的情況;當社工的案量太大,就表示有兒童可能正處於被忽視或虐待的狀況中而不被發現。
鄭龍水表示,台灣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明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銀髮海嘯下孩子的身影更顯稀落;如何及時補破網,不再漏接?如果政府再視若無睹,每一個小生命的離去,不僅是一個家庭心碎,甚至是整個社會也都要付出「動搖國本」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