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又多指、團員變觀眾 昆士蘭交響樂團AI繪圖廣告惹議

澳洲昆士蘭交響樂團在Facebook頁面上貼出一則音樂會宣傳文,以AI繪圖惹議。圖/取自Queensland Symphony Orchestra臉書
澳洲昆士蘭交響樂團在Facebook頁面上貼出一則音樂會宣傳文,以AI繪圖惹議。圖/取自Queensland Symphony Orchestra臉書

2月22日,澳洲昆士蘭交響樂團(Queensland Symphony Orchestra)在Facebook頁面上貼出一則音樂會宣傳文,說著「週六想要點什麼不一樣的嗎?來看管弦樂團演出吧」,而配圖讓人一眼看去,似乎就是一對情侶在音樂廳前排座位互相輕撫的恩愛情景。但定睛細顧,便會發現「案情似乎並不單純」:兩人的指頭不但數量太多,還大得驚人;怪異的光線把他們的臉色搞得像蠟像;女生穿紗沒問題,但除了腿上放著一個不明為何的大方塊,如果再把目光移到男方身上,還會發現他身上穿的,竟然是燕尾服與紗紡混搭?

更別提小提琴手們為什麼坐在觀眾席,而且還用三隻手、甚至或者沒用手在拉琴了?

這麼奇怪的圖片,讓創意工作者一下炸開了鍋,原來這是Shutterstock依「兩人相約室內古典浪漫音樂會」的指示,AI生成的作品。澳洲媒體、娛樂與藝術聯盟(Media, Entertainment & Arts Alliance,MEAA)指其為「看過最差的AI生成藝術品……對該團的觀眾與音樂家都屬不當、不敬、缺乏專業。創意工作者與觀眾值得從藝術組織得到更好的東西。」

當然,此文下方也吸引不少諷言,像是「下次請位攝影師吧」,或是「簡直是不用藝術家的藝術團體啊」。

昆士蘭交響樂團對此不作回應,只是對媒體聲明:我們鼓勵探索、創新、試驗、運用跨領域新科技。作為所有昆士蘭人的管弦樂團,還會繼續使用新的行銷工具與技術。

常受一線表演藝術公司僱用、製作宣傳圖像與照片的雪梨自由接案攝影師Daniel Boud表示,他還不覺得自己會被AI取代,現在他常常拿到設計公司或行銷人員用AI生成的視覺草案,而他的任務,就是把這樣的虛擬轉為真實:「這是一種合理的方式,因為不會讓任何人失去工作。」

他認為昆士蘭交響樂團的作法實在「欠考慮」:「對我來說,這應該是模仿真實的照片,概念不錯,可是要在真的劇院、請來真的樂手拍攝。」雖然他不無同情地坦言,真要這樣幹,可要花上不少錢:「但他們用的圖也太可怕了。所以攝影師不會因此失業,即便技術有所進步,我也不希望這會成為新的常例。」

其實AI生成的圖像不像、真不真,可能已經不是太大的障礙,更引人不得不注意的,尚屬背後的倫理問題。過去兩年,起碼有兩人使用AI生成或轉換的作品,拿下藝術獎項——2022年在科羅拉多州市集獲得數位藝術家獎的Jason M Allen認為自己沒有違反任何規則、也毋須道歉;2023年得到Sony全球攝影獎的德國藝術家Boris Eldagsen則承認他厚臉皮地用了AI,以鼓動關於AI倫理的論述,並拒絕受獎。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