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媒大讚的收容隔屏 原來是慈濟捐的

慈濟研製捐贈的隔屏,為災民提供隱私空間,受到日媒大讚。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慈濟研製捐贈的隔屏,為災民提供隱私空間,受到日媒大讚。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花蓮強震後,大批採訪的外媒發現,在花蓮的收容場地,竟然有保護民眾隱私的帳棚,日本媒體還以此與稍早的能登地震做比較,大讚台灣的震後安置做得比日本後。而這款讓日本媒體讚嘆不已的貼心設施,就是慈濟基金會提供的「淨斯福慧隔屏」。

4日,東部火車全線恢復通車後,立即有來自台北及海外的媒體湧入花蓮採訪報,其中,日本媒體記者到花蓮災民安置點,看到整個開放空間的安置點竟然出現一排排注重被安置者隱私的貼心安置空間,這種溫馨的設施,讓日媒讚嘆不已。透過日本媒體報導,日本部份網友大嘆,台灣在災民安置上的貼心,真的是太令人感動了。

內政部長林右昌2023年5月6日視察慈濟的救災裝備。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內政部長林右昌2023年5月6日視察慈濟的救災裝備。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4月3日上午7點58分,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造成花蓮地區多處大樓倒塌、建物龜裂與民眾傷亡,在花蓮縣政府與慈濟協力下,共有兩百多位民眾被安排在中華國小等安全空間暫時安置。

 3日的花蓮強震發生後,慈濟靜思精舍即刻備辦熱食便當,送到現場。在花蓮德興棒球場、中華國小、化仁國中等避難收容中心,慈濟也即時提供帳篷、福慧床、隔屏、環保毛毯、熱食、飲用水等生活物資,關懷受災鄉親及救難人員。

為照顧到被安置在學校大禮堂的民眾有隱私的空間,慈濟特別調度「淨斯福慧隔屏」,送往花蓮各安置點供被安置民眾使用。

 這款「福慧隔屏」的出現,其實也源自於花蓮地區的地震,其因緣是2018年2月6日23時50分花蓮發生芮氏規模6.2淺層地震,慈濟基金會在政府開設的2個災民收容安置中心設置服務中心,並提供福慧床供災民與搜救人員睡眠與休息使用。

不過,當時慈濟本會發現,被安置民眾全家大小男女,都在毫無遮隱的開放空間起居,連睡覺都在眾目睽睽下被看到,毫無隱私可言。

在該次地震災民安置期結束後,慈濟經過討論後,決定設計一款讓被安置民眾有隱私空間的安置設施,因此,透過與靜思人文合作,研發「淨斯福慧環保隔屏」,提升災民在收容安置時的隱私。

「淨斯福慧環保隔屏」於2019年完成研發,除做空間區隔外,材質為回收塑料,並具有阻燃效果,並於2020年採購於全台灣配置,納入慈濟賑災物資管理。

慈濟基金會指出,慈濟在協助災害關懷上,將不斷精進與落實社區關懷機制,希望能讓民眾在遭逢意外需要幫助時,給予最貼切與溫馨的關懷與照顧。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