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第一核電廠輻射水儲存槽 部分老化底部已鏽蝕

福島核電廠內有上千座大型金屬儲罐。圖/取自TEPCO官方《推特》
福島核電廠內有上千座大型金屬儲罐。圖/取自TEPCO官方《推特》

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巨大的海嘯損壞了核電廠的冷卻系統,3個核子反應爐熔毀,為了冷卻核燃料持續向反應爐注入海水,而產生大量受到放射污染的冷卻水。

日本政府從去年(2023年)8月24日開始,在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監督下,開始將經過處理的福島核廢水排入太平洋,預計花30年排放總量超過100萬噸曾經過處理的「ALPS處理水」,引發太平洋周邊國家強烈質疑,甚至抗議與透過商業制裁抵制。至上周五(19日)已進行第5次排放,已排放7800噸處理水。

但日本共同社上周六(20日)報導,在上月(3月)中旬的常規性檢查中,福島核電廠內有3個核污染水儲藏槽下方出現腐蝕跡象,金屬塗層已生鏽剝落,讓外界聯想過去數年間連續發生的多次污染水外洩事件。

負責營運的東京電力(TEPCO)為此召開記者會,強調出現腐蝕情況的3座儲藏槽都是空槽,強調「腐蝕是局部的,儲罐強度沒有問題」,由於上千個儲罐設備部分已使用超過10年,「逐漸老化是必然的,將繼續進行檢查維護」。

報導指出,福島核電廠在和災後,最初用來保存污染水和凈化後的處理水的是以螺栓固定鋼板的儲罐和地下貯水槽,之後接連發生大規模洩漏,2013年起逐步替換為不易漏水的焊接式儲罐,而此次的3座是焊接式儲罐,從2016年開始使用。

由於裝有處理水的儲罐由於無法直接看到內部狀況,除了每天巡視外,每年會進行一次外部檢查,以確認是否有異常,部分還會使用水下機器人進行檢查。而對於已使用10年以上的儲罐,會用超音波測量鐵板厚度,以確認儲罐強度。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