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花蓮規模7.2大地震之後,「台灣地震科學研究中心」多位學者很快推出長達24頁的報告,今天(23日)上午該中心也正在舉辦「0403花蓮地震序列學術研討會」;其報告指出,0403大地震的斷層破裂主要分布在震央北邊。昨天到今日上午花蓮有感餘震已逾180個,與斷層破裂模型相符。報告並指出緊鄰花東縱谷斷層帶的米崙斷層系統,未來50年發震機率是88%
台灣地震科學研究中心在0403花蓮大地震之後,很快提出「2024 M7.2花蓮地震」報告,報告中指出,根據USGS(美國地質調查所)解算結果顯示,0403花蓮大地震發生在一北北東-南南西走向、且往東南傾約58度傾角的斷層面上,斷層長約100公里,破裂主要分布在震央北邊,沒有破裂到地表。主要是逆衝型態的錯動,釋放能量時間大約40秒,造成最大斷層滑移量約1.25公尺。該次地震最大水平位移預測約58公分,最大垂直位移預測約97公分。
報告指出,0403花蓮大地震發生的位置是花東縱谷縫合帶中構造較複雜的地區,此地區主要有東側的縱谷斷層與西側的中央山脈斷層兩個平行的斷層系統。在海岸山脈北段,向西傾斜的中央山脈斷層系統朝東抬升並往東側靠攏,可能截切縱谷斷層,並將縱谷斷層分為淺部與深部兩個部分。本次的震央可能發生在中央山脈斷層向東延伸的斷層面上,或是與縱谷斷層系統相關的斷層面。
報告指出,根據氣象署建置的地震目錄,以及台灣地震模型的孕震構造(活動斷層)資料庫,評估台灣地區地震機率,結果顯示花東縱谷地區發生規模大於6.0的周期約6年。此外,緊鄰花東縱谷斷層帶的米崙斷層系統,未來50年發震機率是88%,縱谷斷層是28%。
報告指出,根據各孕震構造的發生機率,並考慮強地動衰減特性以及場址效應,可評估未來可能面臨的地震危害。結果顯示在台灣西南部,以及本次規模7.2地震鄰近地區具有較高地震危害。若進一步考量場址放大效應,亦即鬆軟土層的場址可能造成更大的震度,則對於平原與盆地地區如宜蘭地區、台北地區、花蓮市具有更高的地震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