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思潮:跟上大兵推時代

直接兵戎相見的推演極易聚焦在直接軍事交戰的情境,而易疏忽社會韌性的推估。圖為2022年漢光28號演習兵棋推演。圖/取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直接兵戎相見的推演極易聚焦在直接軍事交戰的情境,而易疏忽社會韌性的推估。圖為2022年漢光28號演習兵棋推演。圖/取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黃介正/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台海成為軍事衝突熱點,在俄烏戰爭與中共軍演,以及國際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近兩年來有關台海戰爭的兵棋推演在國外形成風潮。美國政府贊助的不公開兵推已有數十場,智庫學界將推演搬上電視螢幕,眾議院議員也在國會辦兵推,台灣終因在風口浪尖而得到罕見的舉世關注。

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沃克斯,10年前在任內大力倡導五角大廈要多進行兵棋推演。除了老牌的「蘭德公司」以及美國各軍種的戰爭學院,近幾年華府重要政策智庫如「新美國安全中心」、「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海軍分析中心」,均先後專設部門或實驗室,自行設計或承接政府委託舉辦兵棋推演。

中美戰略對抗,台灣位處前沿,北京口中「核心中的核心」與「第一條不可踰越的紅線」,形成兩強同時爭奪台海的「主導權與主動權」,也點燃了在台海交鋒駁火的設想,兵推想定自然信手拈來。

倘若用心,我們可以從推演的想定,回推兵棋主辦方背後的政治意圖,從管制組對狀況的調控,探知兵推設計的策略邏輯。因此除了順著推,加上「反著想」,則收穫與境界自有不同。

從前年開始,美國設計的大部分非機密兵棋推演都是D-day想定,起始於開戰而終止於戰損,透露的訊息便是「台海一定會打」與「國防投資不夠」。直接兵戎相見的推演極易陷入聚焦在直接軍事交戰的情境,而易疏忽對戰時經濟民生與能源醫療等社會韌性的推估。

有鑑於此,台灣各領域的專業菁英在去年10月與今年3月兩度舉辦「民間國家安全TTX」,其目的即在於從總體安全的寬廣視角,藉由兵推想定的諸般挑戰,提醒非戰爭及非軍事的安全需求必須重視。

美國主導以打為主的軍事交戰推演固有重大意義,惟缺「開戰前」與「戰損後」兩段,始終未能搬上兵棋台。

前段是戰爭開打前,以「預防性外交」型塑有利的安全環境,藉嚇阻與安撫的交互運用,來推遲D-day或是根本上避開戰爭的各種可能方案。後段則是最敏感的「戰爭終局」,需要納入國際強權角力、國際法規運用、參戰各方交戰後之得失與實力、最佳與次佳的可能方案,以及能否維繫戰後的長期和平。

兵推不重結果而重過程,推演的勝負事前可以設計,但過程中所誘導出的周全思慮與方案選項,才是兵推的精髓意義。兵推也沒有對錯,但是兵推的過程分享與結論分析,卻可以影響決策者的思維,倘透過媒體擴散,也將引領輿論方向。

台海之安危,兩岸之情勢,直接涉及我們的國家生存與發展。國際大兵推的時代已經到來,外國替代我們推演,還是我們儘速跟上,答案非常明顯。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