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世界百大入侵種「海蟾蜍」現蹤 志工聯手一夜捕獲萬隻

工作人員手中抓著此次捕獲的母海蟾蜍,體型巨大。圖/中水分署提供
工作人員手中抓著此次捕獲的母海蟾蜍,體型巨大。圖/中水分署提供

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名列「世界百大入侵物種」(World's Worst Invasive Alien Species)的海蟾蜍,2021年在南投草屯現蹤,宜是遭人棄養,一度引起國內自然保育專家憂慮,國內有多個單位與志工組織定期努力移除,其中以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分署(中水分署)成績最顯著,日前在草屯鳥嘴潭人工湖中累積抓到超過3萬隻幼體,與母的海蟾蜍成體,畫面驚人。

母的海蟾蜍(下)體格可達公的一倍大。圖/中水分署提供

母的海蟾蜍(下)體格可達公的一倍大。圖/中水分署提供

海蟾蜍是現存蟾蜍中體型最大的品種,原棲地在美洲熱帶地區,1930年代由於發現海蟾蜍會吃掉甘蔗上的害蟲,許多國家開始引進。雖然初期成效不錯,但因為它除了甘蔗害蟲外,也會吃掉體型比它小的其他生物,而皮膚分泌毒液又會毒死捕食它的大型動物,加上成熟的母體一次可產下8千至3萬個卵,很快就被發現嚴重破壞引進地區的生態平衡,包括澳洲、日本、菲律賓等國家都有類似案例出現。

事實上,日據時期台灣也曾引進海蟾蜍進行害蟲防治,當時並沒有在野外形成族群。但資料顯示2015年前曾有被當作爬蟲類寵物進口紀錄。2021年在草屯地區發現的野生海蟾蜍應該是遭人棄養的,一但在野外形成群聚,將嚴重傷害台灣本土生態。巨大的母海蟾蜍。圖/中水分署提供

巨大的母海蟾蜍。圖/中水分署提供

中水分署在草屯鎮烏溪流域辦理鳥嘴潭人工湖工程計畫,預計今年正式啟用,卻在日前驚見海蟾蜍蹤跡,居民與學術志工緊急投入移除,中水分署也與施工廠商組成「移除海蟾蜍邊境防守隊」志工隊,自發利用下班時間加入移除行列,近期正值繁殖期,中水分署人員日前發現大量海蟾蜍幼體入侵鳥嘴潭,趕緊通報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志工趕來支援移除,首夜就移除約1.1萬隻海蟾蜍幼體、累積已破3萬隻。移除海蟾蜍邊境防守隊表示,近日移除的海蟾蜍幼體剛完成變態上岸,體型很小,放在塑膠箱裡密密麻麻,而除抓到幼體,也捕獲母海蟾蜍成體。

鳥嘴潭人工湖是中部最重要的水利計畫,引取烏溪水源蓄存於6座湖區,總蓄水量1450萬立方公尺,工程將於今年全面完工,現已先行供水每日14萬噸;而其生態環境營造良好,今年2月更記錄到被稱為「北極嬌客」的罕見紅喉潛鳥造訪。湖區工務所表示,因湖區鄰近的御史里2021年被發現遭海蟾蜍入侵,且有範圍擴張趨勢,湖區所在地的北勢里也發現蹤跡,該所為此投入移除防堵。

中水分署鳥嘴潭湖區工務所指出,海蟾蜍體型碩大,最大可逾30公分,且繁殖力驚人,一次產卵少則8000顆,最多可達3萬顆,但因在蝌蚪時期不具毒性,對捕食者威脅小,能發育到成體的比例較低。海蟾蜍耳後腺會噴射毒液,距離可超過1公尺遠,可能導致誤食的犬貓死亡,在自然界幾乎沒有天敵,一旦擴散後果將不堪設想。

鳥嘴潭湖區工務所表示,近年普查確認海蟾蜍仍維持在御史、北勢一帶,範圍未擴大,防守隊除移除活體,填平可能繁殖水域全力防堵;同時呼籲若發現其蹤跡,可至「兩棲類保育志工」臉書社團通報或打1999專線通報,協助加快移除速度。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