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賴清德周一(20日)剛上任,除了面臨立法院紛擾等內政問題,近年疲弱的外交關係也被獲關注。有國際媒體今天(22日)報導,台灣在歐洲唯一邦交國梵蒂岡周二(21日)向中國「表態」,強調天主教會不會對北京政府的主權構成威脅,還坦承西方傳教士在過去幾個世紀中,熱衷改變中國信眾信仰時「犯了錯誤」 。
綜合路透、美聯社、《美國廣播公司》(ABC)與《梵蒂岡新聞》(Vatican News)報導,周二上海主教沈斌與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樞機主教(Pietro Parolin)共同出席位於羅馬的烏爾班尼亞納宗座大學(Pontifical Urbaniana University)舉辦的「紀念第一屆中華大公會成立100周年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first Concilium Sinense),沈斌的出席立刻引發關注,因為這象徵北京政府首次允許大陸主教作為主講人參與梵蒂岡的公開活動。
在會議中帕羅林樞機公開表示,梵蒂岡希望在中國設立常設辦事處,「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希望能夠在中國擁有穩定的存在」,梵蒂岡可以考慮為此作法視為新的外交方案。若成真,這將是梵蒂岡與中國關係的重大升級。事實上,梵蒂岡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改善與中國的關係,這種關係在1939年共產黨上台時就被正式斷絕,目標是希望團結中國約1200萬天主教徒,現在被歸類在官方認可的教會,以及忠於梵蒂岡的地下教會。
而沈斌在演講中提到了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多年來「高高在上」的態度,以及透過中國與歐洲各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來「保護外國列強」的工作。沈斌強調,今天的天主教會必須有中國觀點,尊重中國文化,與中國社會共同發展。 他也指出,教宗強調,成為優秀的基督徒是成為優秀公民的一個組成部分。
新華社報導,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此做出回應,認為梵諦岡的祝福體現了友好和善意,「近年來,中國和梵蒂岡保持溝通,中方願繼續與梵方相向而行,進行建設性對話,增進理解,積累互信,推進雙方關係改善進程」。
同一天(21日),賴清德總統在總統府接見了擔任特使的教廷駐菲律賓大使布朗(Charles John Brown)總主教,賴清德表示,台灣近年來承擔起更多責任,和教廷攜手投入人道慈善工作,為國際社會做出更多貢獻。期盼未來與教廷合作,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也保障宗教信仰自由。雙方並未公開提及與大陸相關問題。
針對梵蒂岡與兩岸的關係,天主教輔仁大學日文系教授何思慎指出:「1941年教廷與中國建交,教廷承認中華民國代表中國,但當中華民國政治上主張自己不再是中國時,改變的不是教廷,而是中華民國。教廷外交上從不毀棄中華民國代表中國的承諾。教廷的中國主教團在中華民國所在的台灣,宗座大學輔大的三辦學團體之一仍是『中國聖職單位』,中華民國是天主承認的中國」,「賴總統不可怪教廷,要台獨,結果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