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年輕人偏愛社區老年食堂    健康飲食席捲新世代

  甘肅省蘭州市建蘭路街道吳家園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內,“老中青”三代組合在社區食堂就餐。圖/取自中新社
甘肅省蘭州市建蘭路街道吳家園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內,“老中青”三代組合在社區食堂就餐。圖/取自中新社

「吊打外賣」「減肥人士福音」「手殘黨救星」...... 近日,大陸不少社區食堂的探店視頻在小紅書、抖音(Tik Tok)等社交平臺上火起來。一些大陸青年走入往日被打上「老年」標籤的社區食堂,如發現新大陸一般在網路上為社區食堂叫好。

其實,社區食堂原本是大陸各級政府為了配合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而推出的一項服務。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中國大陸60歲以上老齡人口已超過2.8億,佔總人口的19.8%,社會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有機構調查顯示,大陸大多數老人更願意選擇居家養老(老人在家獨居或由家人照料)和社區養老(老人白天在社區照料中心,晚上回家住)。因此,社區食堂的設立成為了大陸建構適老化社會的重要一環,政府通過補貼或者採購服務的方式,向社區內老年人提供安全健康又便宜的餐食。

在上海市虹口區,有社區食堂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15元(人民幣,下同)「惠老套餐」。 兩葷一素外加米飯和湯只需15元,幾近成本價。在北京、南京、成都等多個大陸一二線城市,類似的社區食堂如今越開越多。老年人持助老卡、老年卡等身份證明就可到社區食堂以優惠價格購買,一頓正餐價格在10元左右,還能以優惠價格多加菜,豐儉由人。

不過,社區食堂雖得到政府補貼,但進行市場化運營才是長久之計。近來,大陸多個城市相繼推出「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等行動,多地社區食堂亦開始對普通民眾開放。

在北京的一家社區食堂,晚餐時段,食堂內除了有老年人外,還有不少家長帶著小朋友來吃飯。食堂服務員表示,由於社區附近有學校和辦公室,平時也有不少學生和年輕女性來用餐。一位帶孩子來用餐的家長表示,學校5點半放學,剛好食堂開門,社區食堂又有街道辦(大陸基層管理機構)保障質量,比較安全、放心。所以她每天關注社區食堂的微信群組,食堂工作人員會在裡面發送當日菜色,只要合胃口,她們就在社區食堂解決晚餐。

與老年人享受的優惠價格相比,普通居民到社區食堂就餐只能以正常價格購買。以上述社區食堂為例,普通居民去購買一葷一素外加米飯和湯需要20元,兩葷一素則需25元。綜合計算,在社區食堂吃一頓飯的花銷與一般餐館銷售的工作餐差不多。一位曾在社區食堂就餐的年輕白領表示,因為要適應老年人的飲食習慣,社區食堂一般會把飯菜做得少油少鹽又軟爛,且由於老年人多數吃得較少,食堂飯菜一般量也不會太大,對於女性或是需要控制體重人士則正好合適。

對於社區食堂兼顧老年食客與年輕客人的舉措,有大陸學者認為,社區食堂的發展是福利機制與市場機制的有效結合,在滿足老年人就餐需求的同時,發展「市場客戶」,針對多元群體提供三餐供應,為社區食堂的永續經營帶來保障。

而站在消費者角度,分析人士認為,城市生活的快節奏讓年輕人喜歡把部分事情「外包」,做飯也成為「可外包」的事情之一。與外賣相比,少油少鹽的「老年餐」顯得更加健康。因此,社區食堂漸漸成為大陸青年可選的就餐地之一。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