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畫家張素玲翻轉罹癌人生 畫出璀璨新生

張素玲努力抗癌,並在治療期間實現了她自小以來的畫家夢。圖/取自張素玲臉書
張素玲努力抗癌,並在治療期間實現了她自小以來的畫家夢。圖/取自張素玲臉書

「畫畫是一條永無止境的探索之路,無論生命長短,我都想要透過創作讓人生過得更精采豐富。」—張素玲

純樸農村家庭 孕育大自然美的底蘊

抗癌天使張素玲,1970年出生於台中大坑山上,畢業於靜宜大學中文系,家中有五個小孩,因為地理位置偏僻,沒有鄰居,上小學之前,除了家人和親戚,幾乎沒有和外人接觸過。

「大坑」這個地名的由來,是因為早期住在這裡的居民—客家人、平埔族、閩南人,主要是聚集在一個寬闊坑谷之中,互助交流、送往迎來,因而得名。

在乾濕季節交替之際,每每造成金黃落葉滿地、美不勝收的畫面,可媲美奧萬大的秋風落葉,具備全台中市自然度最高的特質與美的底蘊,是民眾假日休閒、遊憩、森林浴的好去處。

張素玲從小在森林裡長大,非常喜歡畫畫,對花草植物有種特別情感,只要有紙和筆,一整天就可以沉溺在繪畫的世界裡,畫畫是她小時候的夢想,但是家中經濟來源只有父母靠務農和打零工,所以也不敢要求父母讓自己學習繪畫才藝。

張素玲大學畢業後,便很快步入婚姻,加上先生是獨生子,生活中要肩負很多責任,常常在家庭和工作之間蠟燭兩頭燒,再加上兩個小孩相繼出生,為了分攤家中經濟,經常沒日沒夜的工作。

8張急救同意書 生命大轉彎

生病前幾年,張素玲一直在台中各地市集擺攤,商品是黏土陶塑的小吊飾和軟陶飾品等手工藝,當時中醫師為她把脈笑笑地說:「妳是幾年沒休息過了?」,頓時她眼眶發熱。

2010年暑假,幾乎沒使用健保卡看病的張素玲,沒想過會生重病,這時她卻明顯感到身體不適、經常疲倦、腹部腫大,經過醫院多次檢查及電腦斷層,發現脾臟腫大非常嚴重以及腹腔內有一顆大約4公分的淋巴結,而且黃疸指數很高,身體一直處於溶血的狀態,最嚴重時血紅素只剩下3,有一度被醫師判定是自體免疫系統的問題。

那段時間,她經常跑醫院輸血,吃了很多類固醇,最高劑量曾經一天吃到10顆,但還是沒辦法止住溶血。最後醫師從腹腔內取出—那顆腫大的淋巴結做化驗:才確診罹患第二期淋巴癌。

血液腫瘤科醫師告訴張素玲淋巴癌很容易醫治,沒想到治療的過程中,又因感冒引發肺炎、敗血症、器官衰竭等持續惡化,當天住進加護病房,當天晚上就發出病危通知,還讓家人簽了8張急救同意書,昏迷6天卻奇蹟似的醒來,從此生命大轉彎。

賽斯癌症團療

生病後的張素玲,得知賽斯教育基金會有一個癌症治療團體。

那時帶領癌症團療的是賽斯執行長陳嘉珍老師,嘉珍老師很用心地詢問許多關於她生病前所發生的事,還有她心裡面過不去的坎,在嘉珍老師的引導下,慢慢讓她看到內心深處的許多的限制性信念,包括她多麼想成為一個完美的人、多麼渴望獲別人的認同、多麼希望滿足身邊人對她的期望等。

在賽斯的療癒過程中,張素玲印象中很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寧願真,不要好」。老師指引她要傾聽內在的聲音,不要為了成為一個濫好人,而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也不要為了討人歡心,而去說違背自己心意的話。

癌症到底跟什麼樣的信念有關?是什麼樣的潛意識導致癌症發生呢?

許添盛醫師表示:「癌症或疾病,它既是靈魂的意義,也是生命的禮物。讓我們透過這場病進入追求真理之道。激發出人與人之間最深刻的情感交流。」

人生的目的是到地球來學習創造與成長的,如今人類面對的是變幻莫測、災害頻起的大自然這時我們就必須回頭檢視人心、自我覺察,在許醫師所帶領的癌症團體下,學習讓自己如何活得安心,讓愛的能量隨時療癒我們的身心。

人生四十才開始

韓國最棒講師、夢想導師、頻道訂閱170萬的「國民姐姐」金美敬,她走過的40歲,和張素玲一樣蠟燭多頭燒,人生的成績單無比寒酸。

但,事情改變了!

她用自己的經歷破除40歲就該有成就、求穩定的刻板印象,給焦慮和失去信心的大家,活得理直氣壯的力量!40歲起的每一天,都在變得更好。隨著醫療發達,人類愈來愈長壽,40歲要重新定義。如果 100 歲是晚上 12 點,40 歲只是上午 9 點 36 分。所以,40歲不是中年,只是人生才剛出門活動的年齡。40歲不是總結人生的時候,是活出理想人生的第二次機會!

如果除了自己之外,每個人都過著美好的人生呢?大家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低谷、現在並不是你人生的全部、自己的人生並沒有錯,請不要懷疑一直認真過活的自己。如果擔心已經太晚了?大家要相信:就算40歲了,還是人才,投資自己吧!身處百歲時代,黃金時期是從60歲開始。40歲還有20年。在40歲為人生好壞下結論,言之過早。

周圍的人忽視自己的夢想怎麼辦?那就:確保自己的空間和時間。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勇於不讓任何人插手。相信最了解自己、能給予自己最必要解答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金美敬表示:「我明白告訴你吧,你的人生並沒有錯。你終其一生都在追尋夢想、認真過活,所以千萬不要自我懷疑。你唯一犯的錯只有堅持在40多歲時實現一切,變得穩定。基於這樣的念頭,你現在才會如此憂鬱、痛苦。你的挫折其實來自於你堅持做些不必要的事。」

張素玲想起那個從小就很愛畫畫、卻從沒有機會走上這條路的自己,突然覺得畫畫也許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於是她一邊做化療,一邊學習畫畫,從代針筆禪繞畫學起,她也學了色鉛筆和水彩,但比起正統的繪畫,她更喜歡天馬行空的插畫。

張素玲學到繪畫的一些技巧後,開始思考創作題材,她十分喜歡幾米的插畫和繪本,在偶然的機會下聽到幾米的生命故事,得知幾米也是生過重病的人,所以幾米所有的作品都呈現禍福相依,幾米表示:「如果沒有生這場病,我可能只是個設計者」。

2015年,張素玲一頭栽進插畫的世界裡,每天全心投入在繪畫的世界裡,創作出許多充滿童趣的作品,還成為台中市街頭藝人,插畫作品被印成台中市圖書館的借書證、明信片、書籤、桌曆等。

2021年,在賽斯文化出版社的協助下,由張素玲繪製插圖、許添盛醫師和陳俊實老師撰文—出版繪本《斯斯找工作》,引起國內各界人士迴響。

感恩生命中的貴人

禪繞畫老師林玫君—張素玲有一次無意間在群組看見林老師分享的禪繞畫,突然眼睛一亮,驚訝於這樣重複的線條和單一的顏色,竟然可以創作出如此美麗的圖案。當下有了想要學習的衝動,就留言希望老師可以指導她,沒想到林老師也欣然同意,於是有了纏繞畫的分享課程,讓她一頭栽進禪繞畫優美的線條裡,在往後的插畫創作中,她也經常加入禪繞畫的元素,更鼓勵她勇敢的逐夢。

色鉛筆老師鐘心彤—鐘老師帶著夢幻般的畫風深深吸引著張素玲,也影響她的插畫創作風格,鐘老師帶著她到處闖蕩,接觸了許多特別的人事物,為她往後的創作帶來許多奇妙的機緣。她第一次把插畫印成明信片義賣就是跟著鐘老師一起去參與一個文學市集的活動,那一次的擺攤體驗,讓她感受到有許多人喜歡她的作品,也願意自掏腰包購買她的明信片。對自己的作品有了信心之後,她就和賽斯的朋友一起去考台中街頭藝人,也順利的拿到街頭藝人證。

水彩畫老師孫澤清—孫老師教學非常用心,總是不藏私的示範繪畫的技巧,也很有耐性的幫每個學生修改作品,孫老師給了張素玲許多肯定和鼓勵,讓她克服了對水彩畫的恐懼。

街頭速寫老師朱啟助—在偶然的機會,張素玲和朋友一起去參加朱老師的速寫分享會,在街頭拿著畫筆速寫的生活一直是她的夢想,所以在分享會之後,她開始跟著朱老師到街頭去畫畫,她第一次嘗試可以坐在街頭完成一張作品,心裡既開心又感動。

插畫及繪本創作老師黃淑英—張素玲一直覺得黃老師是被她內在深深的渴望招喚來的,那時她希望可以創作繪本,但不知道要去哪裡找老師上課。直到有一天,她滑著手機,無意間在臉書上看到南區圖書館要開一堂繪本體驗課,她無比的興奮,馬上去報名,從此跟黃老師結下了很深的緣分。她這幾年陸陸續續跟著黃老師學習插畫和繪本創作,黃老師也帶領著他們看遍的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插畫大師作品,開拓的她的視野,奠定她繪本創作的基礎。

台中市立圖書館長張曉玲,因為張館長的賞識,讓張素玲的插畫有機會印製成台中市圖書館的借閱證,這是她第一次受到這麼大的肯定,也因為張館長的邀請,讓她參與圖書館舉辦閱讀散步市集的活動,那是她考上街頭藝人後第一次正式擺攤。還先後在台中市總圖書館陸續舉辦四次的聯展和個展,為她插畫創作的旅程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張素玲深獲國內外各界肯定:
個展
2021年台中市立總圖書館「張素玲斯斯找工作~繪本原畫暨插畫創作展」
2022年大甲裕珍馨三寶文化館「乘著勇敢夢想的翅膀-張素玲療癒系插畫展」
2024年國立中正大學圖書館「童畫森林—張素玲繪本展」
聯展
2018年台中市立總圖書館「漫遊在夢想的旅程─張素玲‧賴婉妃聯合畫展」
2021年,在賽斯文化出版社的協助下,由張素玲繪製插圖、許添盛醫師和陳俊實老師撰文—出版繪本《斯斯找工作》,引起國內各界人士迴響。

張素玲42歲罹癌「重生」,不斷積極學習,以畫筆創作童年記趣,用藝術豐富人生,朝著藝術領域不斷邁進,能夠自力更生、自助助人,活出無限可能,亟盼擁有自己的文創工作坊,撒播更多生命正能量,不愧為「抗癌天使畫家」,從全球各界推薦3199位熱愛生命獎章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獲台灣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024年第27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人人打開生命枷鎖,人人生命無限寬廣。

27年來,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承蒙國內外各界的支持與鼓勵,永續推動「全球熱愛生命運動」,以提倡:和自己好―熱愛自己的生命、和別人好―尊重別人的生命、和地球好―維護地球的生命。

迄今我們共表揚橫跨七大洲、來自79個國家、459位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還有仁俠詩人鄭愁予、中國大陸廚師詩人宋成寶等16位全球熱愛生命文學創作獎得主,以及反毒英雄高肇良、浪子雞董吳世璿等41位希望獎章得主,並關懷守護菲律賓貧民窟骨癌天使瑪麗.多尼塔(Mary Donita Uy)等全球最弱勢的35萬多癌童—用愛抗癌.活出希望。

承蒙 CNN、BBC、NHK、Yahoo、Youtube、Facebook、Baidu等新舊傳媒等認同與迴響,都以「生命諾貝爾獎」擴大報導分享。

非常感恩:2001年第3屆國家公益獎章、2010年香港愛心獎章、2018年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章、2019年哥倫比亞國會第61項決議:頒發哥國國會最高褒揚勳章、2021年聯合國NGO組織頒發世界和諧傑出貢獻獎章、2022年中國大陸頒發中華慈孝文化獎章等肯定,藉此與全球各界分享、共勉、打拼。

今年,24位「第27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從全球3499位熱愛生命獎章候選人中脫穎而出,都以母愛先鋒、跨國行愛、永奏生命樂章、永不放棄、創造新可能、終身做好一件事、多藝重生、寫出希望、創造新價值、翻轉新生命、發揮身心障礙優勢、救助最弱勢等不同生命領域—分秒必爭全力以赴,打開生命密碼,展開全球共好的行動。     

本會隨時歡迎全球各界推薦努力、愛心、勇敢、成就等生命勇士。(台灣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推薦專線:886-2-29178770、傳真:886-2-29178768、地址:231新北市新店區明德路52號3樓、網址:http://www.ta.org.tw、e-mail:ta88ms17@gmail.com)。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