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史話】憶年少輕狂兼記南海學園2-1

簡漢生/前國民黨文工會主委、前中天電視台董事長

1958年自女師附小小學畢業後,考入台灣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師大附中)就讀初中,當時在台北最有名且最難考上的就是所謂「三省中」,即三所省立中學:建國中學、師大附中、成功中學。這三所學校不僅經費充足、設備完善、師資一流,升學率高,且各自發展出獨特的校風和傳統。我在師大附中編入初中第93班,值得一提的是附中的班級編號是有連續性的,比方說我那一屆的同學都編在89到95班,再低一屆的同學就是96到103班,依此類推。所以附中人只要報出班號,就可以大體推算出「輩份」,這個傳統保持至今,且已傳承到了1650班左右,是有趣且優良的傳統。個人對師大附中最懷念的有下列幾點:

1. 校風開放,管教人性化:

我就學時,附中適逢黃澂校長治校時期,在「人道、健康、科學、民主、愛國」校訓的薰陶下,使我們都有了人生明確的目標和遵循的方向。在此大原則下,師生相互愛護尊重。同學的思想不受任何壓制,因而都非常活潑開朗,老師的管教也都本著愛的教育,對同學不做過於嚴厲的管教或處分,且都會給同學們申辯改過的機會,所以師生關係非常融洽。且黃校長無論對老師或同學都用「無為而治」的原則,管得不多,但老師同學反而都自發自律而有最大的發揮空間,附中同學都受此感召而一生受用,黃澂校長真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

2.重視體育群育,培養了同學開闊的胸襟和團隊合作的精神:

當時一般中學為了升學,常擅自把體育課隨意更改成補習數理化英的時段;只有附中的體育課,上的是一板一眼,由於體育主任吳貴壽老師和師大體育系畢業的專才林承謨、傅英傑等老師按表授課,且嚴格考核要求,所以附中同學對各項體育知識和技能,無論是籃、足、排、棒、壘等球類及各項體操、田徑等運動,都有涉獵及操練,絕不馬虎。而學校得天獨厚的有前後兩個大操場,尤其後操場有一周徑400公尺的寬大田徑跑道及足球場,可讓同學盡情地跑、跳或舉行各種田徑、足球等須大場地才可進行的體育活動;另有十幾個籃球場供同學全天候使用,所以各運動場上都不斷有同學組隊鬥牛、比賽,真是一派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景象。有此寬廣的環境,使附中同學自然而然都有較開闊的胸襟和開朗的個性,更因學校經常舉辦各項班際比賽或競技,而培養出同學們堅強的團隊合作精神,變成附中同學最突出的特點,也使同學們終生受用無窮。

在師大附中的三年初中生活整體是非常愉快的,最懷念的老師就是一直鼓勵我向文學領域發展的國文老師張守仁先生和英文老師伍幼瑩女士。唯一令我遺憾的是因那時常常溜課到校外呼朋引伴,在野地生火烤田裡撿的地瓜、或打彈子、看電影…,還因為在上課時間打彈子,被少年組魯俊組長抓到警察局去強制上紀律訓練課,而學校也因此累積記了我兩大過一小過;當時的規定是如果累記了兩大過兩小過,就會被列為留校察看,兩大過一小過會被列為條件入學;滿三大過就會被開除學籍。所以初三時每天都過得提心吊膽,深怕一不小心就被開除。至今我最不能接受也不願原諒的,就是對當時訓導主任張彤龢(張彤)先生的不滿。因為此人善於製造矛盾和對立,比方同學們被責罰要打板子,他居然要同學們互打,而由他來監督看互相打得夠不夠重?或是鼓動同學們互相窩裏反,用告發一起犯錯同學的名字和行為,來換取自己的寬恕,一派搞情報特務的作風,令人不齒。我有一個大過就是為了講義氣,堅決不肯出賣同學而被記下的!最不像話的是居然在我填考高中志願時,不准我填師大附中,以致我只有建國中學和成功中學兩個志願,現在想起來仍覺他是完全沒有資格做老師的。雖已時過60餘年,我仍然要對這樣一個惡師口誅筆伐,以做為人師表者的警誡。(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