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商環保素養調查出爐 逾6成仍索一次性餐具

環保團體攜手超商、環境研究所進行環保素養調查,希望能了解當今環保行動的困境,並從超商著手從打造創新環境教育場域。圖/中央社
環保團體攜手超商、環境研究所進行環保素養調查,希望能了解當今環保行動的困境,並從超商著手從打造創新環境教育場域。圖/中央社

環保、減塑議題當道,雖然大部分民眾贊同環保活動,但在環保團體RE-THINK、全家便利商店與台灣師範大學3方合作便利商店環保素養調查中顯示,仍有超過6成的民眾習慣索取一次性用品,環保意識仍不足。

在3方聯手進行的便利商店環保素養調查中可發現,有高達63%的民眾習慣在便利商店索取竹筷、塑膠湯匙、吸管及杯套等一次性餐具,儘管民眾認同環保行為,同意從源頭施行垃圾減量,卻尚未徹底著手落實。調查中更發現,有4成的民眾分不清超商常見的回收方式,且年齡越大分不清楚的狀況越嚴重,顯示回收觀念的普及率仍待提升。

調查顯示,仍有高達63%的民眾習慣在便利商店索取竹筷、塑膠湯匙、吸管及杯套等一次性餐具。圖/取自RE-THINK 重新思考臉書

調查顯示,仍有高達63%的民眾習慣在便利商店索取竹筷、塑膠湯匙、吸管及杯套等一次性餐具。圖/取自RE-THINK 重新思考臉書

參與調查計畫的台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說明,受訪者普遍支持現今推行的環保行動,並著手落實於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然而,受訪者對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的行動相對保守。葉欣誠指出,台灣人對於環保、資源回收的概念都很好,但到便利商店就是為求「便利」,所以還是會有民眾索取一次性餐具。「便宜」和「便利」儼然成為實踐環保路上的阻礙。

但這份調查的目的旨在了解民眾在環保行動上的選擇,與影響選擇的因素,期望能幫助民眾促進環保行為。RE-THINK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黃之揚則提出People、Place、Planet的「3P策略」,希望「與民眾溝通」、「設計典範場域」、環保行動「電子發票愛心捐活動」;將「便利商店」重新定義為「創新環境教育場域」,合作推出「便利商店回收大百科」,針對大眾的行為現況、認知誤區溝通,期望提升回收意願、回收正確率,協助民眾為環保觀念付諸行動。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