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正鈐專欄】赴陸禁團令延續 兩岸交流與觀光業的雙重困境

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31日在台北世貿1館開幕,但對陸「禁團令」不解,兩岸開放觀光旅遊成泡影。 圖/中央社
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31日在台北世貿1館開幕,但對陸「禁團令」不解,兩岸開放觀光旅遊成泡影。 圖/中央社

行政院決定延續「赴陸禁團令」,對觀光業者造成了巨大衝擊。業者原本期望610日福州赴馬祖踩線團成行,能成為解除禁令的另一個關鍵點,然而福州市旅遊協會卻發布聲明宣布延期,觀光業界一片嘆息,也引發了多方面的解讀,反映出兩岸關係的緊張與觀光業的困境。

觀光業者原本期待61日的禁團令在最後一刻有所轉圜,但行政院會後的記者會卻澆了一盆冷水。交通部長李孟諺曾向業者保證,福州赴馬祖踩線團將成為評估兩岸關係的關鍵點,若陸方釋出善意,則有望進一步討論解除禁團令。然而,福州踩線團的延期,使得業者的期待再次落空。

國民黨立院黨團17位黨籍立委5月初訪問大陸,大陸方面也積極回應這場交流,宣布開放福建民眾赴馬祖旅遊等措施,國民黨順利打開的觀光之門,不僅是兩岸交流的第一步,更對台灣觀光旅遊服務產業帶來了及時的幫助。然而,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到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卻沒有解除61日即將實施的「赴陸禁團令」,不禁讓旅遊業者質疑其誠意。

賴清德的就職演說強調兩岸關係的戰略清晰化,但也因此激化了兩岸對立,共軍的軍演和挑釁行動加劇,雙方互信基礎進一步削弱。面對「赴陸禁團令」賴政府試圖以「舊團可出發」的折衷方案,既表達善意,又保留一定的政策空間,但這一舉措不僅未能化解僵局,反而暴露了政策執行中的矛盾與困難。

賴政府的政策轉變對業者造成困擾。守規矩的業者在27日以後不敢招攬赴陸團客,但一些投機業者可能繼續運作。「舊團可出發」的政策,反而為在禁令期間偷偷運作的業者開了小門,引發許多質疑。此外,交通部對旅行社在27日至531日期間的運作情況是否掌握清楚?這些旅行團真的是在27日以前招攬的嗎?這些問題都亟需賴政府給出明確答案,否則這一政策將變成對守規矩業者的懲罰。

兩岸關係的緊張導致觀光業的困境,「赴陸禁團令」的延續讓業者苦不堪言,尤其政策的搖擺和執行中的矛盾,更讓業界和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下降。觀光業者與旅客不應該成為政治博弈的犧牲品,如何在缺乏互信的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是賴政府必須面對的挑戰。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